“新世界”简述
一
“新世界”坐落在新成街。东临东新街北端(今和平路),西靠新兴里北口(原新兴里菜市),南对南菜市场,北至便宜街。占地面积约6亩。
“新世界”建前原系马家屯马姓茔地。因当年唐山工商业发展较快,占用土地很多,地皮价格也随之猛涨,马家便迁坟腾地,招标出租。后由裕丰饭店经理白月亭投标得中,计划用此地修建商场大楼,遂邀集股东,筹集资金1万匹大布(当时物价飞涨,乃以实物计值),共9股,故称“九顺堂”。资金集齐后,拟即时修建3层楼房,下层为浴池,中层为饭店,上层为旅馆,却因当时建筑大楼的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等均为日军控制,难以买到,几经商议,决定改建平房商场。场内铺房招商出租,“九顺堂”资东获取租金。工程于1942年开始,至1945年竣工,定名为“新世界”,招商开业。从此,继“大世界”之后,小山又出现了一个“新世界”。
二
“新世界”建有南门和北门。南门为正门,门口上端书有“新世界”三个大字,十分醒目。门口两侧并列商店,东为万年青估衣铺,玉生香糕点铺及记号棉布庄等店铺,西为棉布店,估衣铺,以及万里香熏鸡铺,南太平洋钟表店等店铺。北门为两层楼房建筑,底层6间,留有一间做门道,其余由森茂祥棉布庄租用,楼上由小桃园饭庄租用。“新世界”内部建筑均为商业铺房,铺房周围设4米多宽的过道,以便顾客来往购买货物。进入北门,中间是一长方形铺房,由服装业租用,开设三家西服店,一家制服店,一家军衣庄。四周铺房均由棉布业租用,开设众多棉纱棉布商店。
“新世界”的出现,成为当时棉纱棉布以及服装行业的聚集、销售市场。其中,棉布业经营颇盛,有批发,有零售。各地布商,市内摊贩都来此交易和选购,市民群众购衣买布者,也多来此。商场之内,生意兴隆,人来人往,为小山的面貌增添了光彩。
三
“新世界”的诞生,还引来了一条新街道——新成街。这条街的前身原是一条死胡同,“新世界”的南门正面对这条死胡同。胡同的西口被新立街(今解放路)的海顺兴皮鞋店阻塞,如果将其打通,就与新立街相连接。这样,既可沟通新成街与新立街的繁荣和发展,更有利于“新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为此,“新世界”的资东“九顺堂”极愿办成此事,遂设法买下海顺兴皮鞋店,将其拆除,使胡同畅通无阻。经批准后,于1945年冬季修成,名新成街。从此,一条横贯东西的新街道又在小山境内诞生。这条街,又与“新世界”互为依托,共同发展。如今,它仍作为一条商业街道起着繁华经济的作用。追忆这条街,人们自然不会遗忘“新世界”对它的历史功绩。
四
“新世界”因是集资修建,“九顺堂”是它的股东。后因股东公事不协,乃于1946年将“新世界”商场铺房按均等分为9股,股东各为1份,各取各的租金。1947年,森茂祥棉布庄出资购买了它租用“新世界”的店铺。解放后,1949年,“森茂祥”又将店铺出售给唐山百货公司,唐百又买了“新世界”北门楼上房屋,一并翻建成百货商场(即后来的胜利路商场)。震后又重新修建。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