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小山话旧
“小山”兴 起
唐山的“小山”,原是突出于平地的一个土丘,因形似小山而得名。它的东、西、北三面坡度平缓,南面陡然下落,低洼成坑,原为斩决犯人的刑场,俗名“判人坑”,也叫“小山南下坡”。小山往南,是马家坟,荒眆累累,树木稀疏。再往南,马家屯、达谢庄、宋谢庄、郭谢庄、陈谢庄等几个村庄布列在旷野里。
小山的兴起与开平矿务局的兴建与发展息息相关。清光绪三年(1877年),为开采小山北邻乔头屯的煤,清政府便建局凿井。1881年出煤。为运煤至天津,1881年建成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1882年,建成唐山火车站(即老车站,今建国路一带)。1888年,唐胥铁路向西延伸至天津。1894年,向东延伸至山海关。于是唐山车站便成为货物集散之地,商旅骤然增多,加之车站附近建成街道,装卸、存放货物的货场顿感狭窄,这样,车站南邻的小山一带的空旷之地,便成为开辟货场的有利地段。1896年,又建立了新火车站(今日的唐山南站),开辟了新货场,减轻了老车站的压力。随即在新、老车站之间的铁路两侧树起铁栅栏,把唐山截成路北、路南两区。为便于两侧车马行人来往,中间留了3个道门:南道门(今永红桥旧址)、北道门(天桥旧址)、老道门(老车站道口)。其中,老道门是老车站通往小山的孔道,来往行人最多。从此,小商小贩在这里支棚搭屋卖货,艺人在这里铺摊演唱,房产主在这里抢占地皮建房出租,于是小书店、小饭馆、小旅馆、小戏园、小妓院等与日俱增,逐渐向路南小山转移。
商 业 繁 荣
津唐铁路通车后,客货运输与日俱增,来往客商云集唐山。有些豪绅富户,开设商号,牟取利润。当时,在小山北坡开设了隆义栈、永德粮栈、永利粮栈,代客买卖、转运、存储粮食、干鲜果品等货物,还办理住宿业务。在此前后,一批大厂矿在唐山建成。1880年,唐山铁路工厂在胥各庄建成,1888年,迁到唐山;1889年,唐山细棉土厂建成;1912年,开平、滦州两矿务局合并为开滦矿务总局;1914年,建成启新瓷厂;1922年,华新纺织厂建成投产。这些大厂矿建成投产,促进了唐山工商业的繁荣。由此,小山便陆续开设了许多商店、饭馆、旅店和浴池。较大的饭馆有畅乐园、迎宾楼、大红楼、中华饭店、九美斋、恩双利等,较大的旅馆有交通旅馆、裕丰饭店,还有永发、龙泉、第一泉等澡塘。在小山北坡开设的鸿璋照相馆,是当时唐山独一无二的照相馆。
商店的建筑,民房的增多,使小山附近的主要街道相继形成。在便宜街(今胜利路西头)、东新街(今和平路北头)、新立街(今解放路北头)形成的同时,小山以南的屯庄也逐渐连接起来,构成了唐山路南的基本街巷。
1934年,裕丰饭店经理白月亭筹资组织大千房产股份有限公司,仿照上海“大世界”的模式,在小山最高点兴建了联营商场,名曰“大世界”。商场分东西两部,上下两层。东部楼下大部分是天宫电影院,其余是糖果店、日用百货店和小吃点,楼上是天娥大戏院。西部楼下和楼上都是小桃园饭庄,为当时饭业之冠。小桃园以北为“近天楼”(后改名天乐评戏院)。大世界东西两部分,楼上两端,各建有天桥,将两部连接起来,成为一体。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