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法制小品)
李老师:一名具有责任心的小学老师,在教育德困生上花费了许多心血。
张兰: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曾是李老师的学生,从小失去父母,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而走上了邪路,李老师一直在寻找她。
小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因父母关系不和,对学习、生活失去了信心,是李老师正在教育的对象。
小宝:李老师的女儿,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
场景(一):
画外音:从小强家传出了他父母的吵架声。
女: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男(大声地):给我滚!
女:呜……一阵碗被打碎的声音。
小强跌跌撞撞从家里跑出来。
场景(二):
马路上。
张兰打扮入时,脸上戴着一幅墨镜,嘴里叼着香烟,旁若无人地走来。
小强迎面走过。
张兰(上前搭讪):阿弟,怎么无精打采的啊?
小强抬起头,眼睛里流露出迷茫,看了张兰一眼,欲言又止,随后又摇了摇头,嘴里哼唧了一声。
张兰:走,咱们蹦迪去!(说着拉起小强向前面走去)
小强勉强地跟随张兰而去。
场景(三):
摇滚乐下,小强和张兰正在狂舞着……
场景(四):
公园里。
张兰和小强正紧紧盯着旁边走过的大款。不一会儿,小强从他身边走过,顺手抢走了他的手提包。
男(大声喊道):抢钱啦!快来捉贼啊!……
场景(五):
一个角落里。
张兰和小强正数着钱。
张兰(面露微笑):今天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小强:兰姐,今天晚上我们去哪儿动手?
张兰(不动声色地)今天嘛,我们去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
场景(六):
李老师家。
小 宝:妈妈,你为什么老是对着这个姐姐的照片叹气呢?
李老师:孩子,你知道吗?这个姐姐从小就没有了爸爸妈妈,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她多可怜啊!可是妈妈却没能教育好她,不知道如今的她怎么样?(期盼地望着远方)
小 宝:妈妈,你教了那么多学生,难道你个个都要教好吗?
李老师:教好每一个学生,是作老师的天职。不管怎样,妈妈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啊!(突然想起了什么)小宝,妈妈得到小强哥哥家一趟,你一个人在家可要乖乖的啊!
小 宝:(点了点头):知道了,妈妈。
李老师挎起包走出了家门,家里就剩小宝一个人。
黑暗中,张兰和小强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不一会儿,他们朝着李老师家走去。
张 兰:(走到门口,敲了一下门):小宝开门,你妈妈叫我来拿东西。
小宝打开家门,张兰挡住了小宝的视线,小强在她背后一闪而入。
张兰拉着小宝的手假装亲热地走到了桌子旁。
突然,张兰像触电似的怔住了——桌子上赫然摆放着自己的照片,照片上的自己笑得多么灿烂!旁边的题字是:孩子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妈妈的身边呢?——李老师
小 宝:(好像发现了什么):姐姐,这不就是你嘛?我妈妈一直在找你呢!
张 兰:(眼眶中涌出了泪水,感动地)李老师!
门被打开了,李老师正站在门口,热情地望着张兰:孩子,你终于回来了!老师一直惦记着你!
张 兰:(一头扑进了李老师的怀抱,情不自禁地):老师!妈妈!
小 强:(深受感动、懊悔地):李老师,我、我错了……
李老师:(把小强也拥在怀里)孩子,是老师不好,老师没有好好照顾你,让你受苦了!
小强止不住放声痛哭。
李老师:(也眼含泪水,抚摩着张兰和小强的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小 宝:(在旁边看着这一切,天真地):妈妈,我也要抱!
李老师:(面露微笑);来吧!你们都是妈妈的好孩子!
幕落。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