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青春
二十几岁,青春年华;涉世不深,懵懵懂懂。年轻人从学校步入社会,由单纯的学校环境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角色的转换必然伴随着诸多不适。如何去掉学生腔、书生气,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把书本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这些问题对年轻人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于是,心理落差产生了,原本对自己信心满满、期望很高,希望委以重任、渴望丰厚报酬,工作中却只能面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适应症出现了,单纯的人际关系、青春的挥斥方遒,似乎已经渐行渐远,工作中的利益关系、竞争关系让人疲于应对;悲观情绪滋生了,曾经踌躇满志、气吞万里,在工作中却发现自己的空间原来只有办公桌那么大,于是对前途感到迷茫。如果初入社会就被这些情绪裹挟,青春理想如何在现实社会开花结果?
其实,不妨换个眼光来看,就像飞机翱翔青云之前必须要经过加速和助跑,人生同样需要一个助跑的阶段,这就是初入社会的那段彷徨岁月,我们以称之为“学徒”时光。诚然,“学徒”事务多、报酬低、工作累,但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本领在增加、经验在积累、阅历在丰富,为人生起飞储备充足的加速度。因此,劝君惜取少年时,青春不是用来抱怨的,而是用来奋斗的。
正所谓,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艰辛的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之路;脚踏实地,才能获得未来之舟。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年轻时也只是公司的小职员,苹果公司则是在自家车库开始起步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则经历过两次高考失败,阿里巴巴刚刚起步时同样困难重重。可以说,忍一时之痛,才能成恒远之功;做得了脚底下的小事,才能成就头顶上的大事。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就其深。挫折总是难免,困难不过暂时,初入社会的那些艰辛和冲突,恰好是砥砺品行、磨练心智的机会。命运不会怜悯向它低头的人,如果一味退缩、畏首畏尾,动辄向父母求援,总想重新回到襁褓,不仅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反而会错失机遇。要知道,人生的万里长征路才刚刚起步。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机遇重要,能力重要,学识重要,朋友重要,但这些都没有自己的努力奋斗重要。勤奋是耕耘人生必不可少的品质,没有耕耘,再好的种子,再好的土地,再好的自然条件都不可能长出丰收的庄稼。
Hi! 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已经为你找到更多与本文《不抱怨的青春》相关的文章。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