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二)通过直观有特点的场景、道具帮助幼儿熟悉主题、内容、主要情节及优美的语言、动作等。利用好道具,甚至可以代替教师过多的语言指导,幼儿既感兴趣又易于理解。如大班表演游戏《小熊请客》中,教师为狐狸准备了旧裙子改的披风和尼龙绳编的粗尾巴,用这两样道具把狐狸打扮起来,教师再稍加指导,一只好吃懒做的狐狸形象就活灵活现地(三)教师用自己喜欢看、说、表演游戏的积极情绪感染幼儿,帮助幼儿理解作品,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说习惯,辅以一定示范,会有很好的效果。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指导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一定要用各种游戏化的方式,扎扎实实地教给孩子表演技巧。如幼儿掌握了表演游戏的主要情节后,可以用以下这些方法:1.教师表演哑剧,幼儿配角色的语言;2.师生对话同演;3.请能力强的“小导演”带演;4.幼儿抽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内容进行角色对话。
(五)创设表演的环境,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表演材料,并交给幼儿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应体现自由性和灵活性,对于道具的准备不必过于追求真实齐全。教师可用纸做头饰代替化妆,一个小小的提篮就是兔妈妈的菜篮。还可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简单道具或自己去找其他物品代替某一道具。这样幼儿会感到十分满足,使他们更关心自己扮演角色的语言和动作。
(六)教师参与幼儿的表演进行间接指导。教师的指导应是热情出来了。支持幼儿自己的意愿,对表演中的问题提出有益的建议。在表演前或表演中可适当提醒或以角色身份提醒。但应注意不要对幼儿的表演横加干涉。随意打断或在旁不停地喊叫指挥,使幼儿的表演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以至失去了表演游戏的真正意义。表演时,幼儿往往会遗忘某些情节或对话,以及动作表情与内容或角色特征不符,使表演的进行遇到障碍。这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必要时也可参加到游戏中,以角色的身份进行提醒,也可悄悄地用语言或模仿动作提示。如扮演狐狸的幼儿满面笑容,与角色的性格和故事情节不符,教师在他身旁轻声地说:“狐狸要吃小鸡是很凶恶的呀!”孩子意识到了,马上改正过来。
(七)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在幼儿游戏时,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表演角色形象,创造出同一内容的不同语言、动作并指导幼儿能根据生活经验自编自演,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合作意识、交往能力。
(八)及时讲评。以自评的方法为主,坚持多表扬的原则,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在评价同伴的表演时,应找出他人的优点与自己相对照,发现自己的优与劣,从而更加努力,提高表演水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大班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