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主题的学习内容,由“生我养我的地方”、“秀美的山山水水”、“家乡的四季”三个小主题组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位置,家乡的环境,家乡的气候,层层深人,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生活的环境,热爱自己的家乡。在了解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同时,渗透着一种思想,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离不开自然。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体验,使他们逐渐形成这种认识,教师不要把这种思想告诉学生,要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看懂简单的位置图,认识家乡环境的基本特征,并理解这些环境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辨别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叹大自然的美丽,赞扬家乡秀美的山水,热爱家乡悠久的历史,积极参加了解家乡的各项活动。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名胜、四季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1.老师和学生分别准备中国政区拼图,课堂教学时使用。
2.学生收集一些在不同季节里做游戏活动的工具,以便引起他们的美好回忆。并把这些工具展示给大家。
3.课前收集一些相关图片、小故事、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宣传
第二课时
【导入】
老师:同学们,新闻发布会开始:昨天晚上中国北京2008年的残奥会圆满闭幕,中国残奥运动员在残奥会上共获多少枚金牌?金牌总数第几?奖牌总数第几?
学生:(略)
老师:在残奥会上我们家乡残奥运动员取得了哪些成绩?请同学们课下查找答案。
老师:我们这节课继续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过渡)
【讲授新课】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六页,谁愿意到前面来分别代表不同地点的家乡人,讲讲家乡的故事吧!
学生:(略)
老师: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了解家乡的名胜、山水,讲我们河北家乡的故事。“讲家乡的故事”(板书)
老师:下面大家打开课本第四页,去图中找一找,我省都有哪些名胜。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名胜风景区:如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还有保定的白洋淀等等。你都去过哪些景区呢?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学生:(略)
老师:下面大家把你自己知道的家乡名称的由来,给同学们说说吧!
学生:(略)
老师:这些是我省(大家乡)的一些风景名胜,下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
学生:(略)
老师:有的同学所在村镇,可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受当地人喜爱的景色就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略)
老师: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多么美丽!大家是不是该赞美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呢?大家打开课本第九页,大家看一看图中小朋友这篇作文。
学生:(略)
(最后,让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如:诗歌、舞蹈、画画等形式赞美自己的家乡。)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介绍、交流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历史等,使大家对大家乡、小家乡、小小家乡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让我们热爱家乡,为长大后建设好家乡而努力学习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可爱的家乡》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