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伟大的25个教育法则(转载)
人有无耐心,表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另一个是,能够等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来。这中间,区别的就在于,一个不等,一个可以等。这个等,就是耐心。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做过一个经典实验“成长跟踪实验”。他在一个幼儿园选出十几个4岁儿童,并给每人一粒糖,告诉他们,如果现在就吃,就只能吃到一粒,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到两粒。有些儿童急不可耐的就吃了,有些孩子通过各种方法,如唱歌,说话,甚至睡觉的方式,敖过了于他们而言漫长的20分钟。经多年跟踪,他们发现。能等到20分钟的孩子,在青少年时,他们仍能够等待,在各方面综合素质明显强于等不及的孩子,并在以后也更容易的获得了成功。那些性急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也更多的表现了,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的性格特征,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而选择逃避。
克制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克制脾气、克制欲望。没有人生来就是好脾气,当你不克制的时候,坏的心情就陪伴着你,进而影响他人,而如果好挖苦人呢,对他人伤害就更大,你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反作用力;这个世界,诱惑无处不在,欲望时刻在身边发生,懒的起床、怕外面的风寒、不愿走路,花花世界,东西太多,而时间总只有那么多,得到什么就失去另外一些什么,而你需要得到什么呢。
克制是可以培养的,个人建议自己一个人难做到,应该两人配合可多人配合去实现。有一个“三分钟游戏”。孩子不喜欢读书,只喜欢玩游戏、看电视。爸爸找来一个仿古的沙漏,而孩子非常相玩这个沙漏。爸爸跟他约定:这个漏斗是古时的计时器,沙子漏完正好是三分钟,咱们一起看故事书,三分钟一到,你就去玩吧。开始几次,孩子根本没看书,而是盯着沙漏看,等沙子漏完就去玩了;但爸爸并不气馁,多次之后,孩子慢慢的把视线转到书上来。再多次,孩子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要求延长时间,但爸爸坚持只看三分钟。很多次后,孩子就主动去看书去了。三分钟,正是适合孩子的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之后,就打住,要经过很多次培养,形成习惯,这样,孩子就能做到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物了。家长的恒心和耐心也得到了考验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世界最伟大的25个教育法则(转载)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