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汉字危机答某报记者问
答:文字乃一种文明之载体,若文字消失,则此文明也便消散。古人视文字乃神物,对其十分尊崇,甚至认为文字中藏着天机、命运。德里达等一些国外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唯有汉字是目前最完美的文字,因为它实现上音形义的完美结合。当代虽然将汉字简化,便于和世界交流,但文字仍然乃中华文明之载体。即使我们不站在中华文明的立场上,而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去保护一种文明的存在,也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这方面的活动都将是有益的。只是这方面的活动可能不会像娱乐活动那样受到人们的热捧,同时,我本人也不主张将对文字的活动太娱乐化、消费化。寓教于乐是好的方式。
2、问:“汉字手写危机”这种提法合适吗?如果合适,这种现象是由什么原因造成?
答:这种提法有一半是对的,即在计算机操作的时代,汉字实际上变成了拼音的操作,似乎恰恰实现了20世纪上半世纪时一些改革者的梦想,即汉字拼音化。
但实际上所有语言都存在危机。贾平凹前段时间在我们学校做报告时说,以前专门练书法的人才可能成为书法家,现在写毛笔字的人也可能成为书法家,以后很可能就是只要一只用笔写字的人就可以称为书法家。这种说法也许是对的。但是,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危机,所以提倡这样的节目,也是很有意义的。不要被收视率的高低而影视这类有意义的节目。其它语言文字也一样。
当然,造成汉字危机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整个人类发展和中国发展的大背景,需要中国人将自己的文字简化,以利于和世界交流,甚至不惜花大力气在教育中开设英语课,让国人对英语等强势文明所利用的文字进行学习,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使国家强大,但另一方面也使我们自身的文明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也有两种态势:丰富和弱化。二是计算机等技术革命造成的结果。目前很多人都在用拼音打字,但如果用五笔等汉字结构的方式来打字,也许就不一定如此危机。
3、问:如何解决当前的危机?
答:解决这种危机,只是一些精英人物的想法,从趋势上来看,这种危机将越来越大,几乎不可能解决,但是,为了保存汉语文明这一载体,应该在教育活动中专门有这样的教育,同时,一些专业团体应该经常举办各类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就汉字危机答某报记者问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