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课后反思《鱼游到了纸上》课后反思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鱼游到了纸上》课后反思

今天有幸听了2014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中的四位教师的讲课,分别是:《鱼游到了纸上》、《推销从心开始》、《学写导游词》、《与众不同麻雀》。几位老师都讲的非常精彩,体现了新世纪教师的风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天津的闫君燕老师讲的阅读课《鱼游到了纸上》这一课。记得崔峦老师说过:“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觉得闫君燕的这节课就做到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我认为这节课的精彩之笔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明确,主线清晰,重难点突出。
整节课头绪简化。围绕“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鱼是怎么游到了他的心里?”这两个集中的、可以让学生深究的问题展开教学,层层剥笋般地挖掘文章的内涵。老师没有热衷于教学形式的翻新,课堂的面貌一新。而是围绕主线追求扎实的效果,把阅读课上得简简单单、清清爽爽。
例:鱼为什么会游到了纸上?因为先游到了他的心里。这是两者的关系。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又怎样游到了他的心里?因为看鱼时的入神,痴迷,坚持不懈。心中有了鱼清晰的轮廓,生动传神的形象,才有跃然纸上的惟妙惟肖的鱼,活灵活现的鱼。
二、对语文的本体和文本都做到务实,力求超越。
老师能够凭借文本,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潜心读书得到了体现。《小学语文课标》也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丁有宽老师也说过,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课程怎样改革,放弃了读,就放弃了一切。在这节课中,通过琅琅的读书声,感受到了语文独特的魅力。一遍一遍的读书声让我们受感动,让我们的心灵得到震撼,学生们懂得我们做事也应该像聋哑青年一样勤奋专注。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抓住了重点的词句进行朗读理解
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并没有逐句逐段地讲解,而是在学生自读,标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对文中重点语段的品析,关键词语的理解感悟文章的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学习感悟第四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时,就抓住了呆呆地、老是、静静地、(文眼)等词语的理解,体会青年的专注与执着。又以“忘我的境界”为线索使学生逐步感悟到青年不仅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而且他看鱼到了忘我的境界;画鱼亦到了忘我的境界;从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着。明白也正是他的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超乎寻常的勤奋,才有了跃然纸上,惟妙惟肖的鱼,活灵活现的鱼,才会有他成功的喜悦。随着学生对文本深入的探究,学生内心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感情,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油然而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
四、扎实的绘画功底给课堂加分闫老师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在黑板上绘出美丽的图画,让学生感觉很有趣,给课堂增色很多。
总之,这四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四位老师课堂的流畅,讲解中的自然、连贯,整个课堂的一气呵成、对细节的精雕细琢都是我学习的目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鱼游到了纸上》课后反思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