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自立的最基本的起点,我认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不怕他累着不怕他做不好,只要没有危险就让他去做,放手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指点他,实际上孩子的潜力往往比大人想象的要大得多,不要以为他还是小孩儿就不让他干这不让他干那,这些事情孩子自己都能做,家长总替他装书包,他就以为装书包这事儿天经地意是家长干的,意识不到是自己的事儿,类似的事情多了,时间久了,孩子是事儿都依赖家长,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当然就不自立了,所以放手让孩子去做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二是要多鼓励孩子,孩子做好了要表扬,做不好了也别呵斥别哈乎,如果孩子因为自己做错了被家长训了下次不敢再做了,由此做其它事情时候也存在恐惧怕做不好怕挨训的心理,那往后许多事情孩子就不会主动去做了,所以,鼓励会强化孩子的自立行为,很重要。
自理能力强是孩子行为上自立的一种表现,我认为孩子自立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精神上的自立,我们培养孩子自立,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傲自负自私甚至是自恋的人,应该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这才叫真正意义的自立,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精神上的这种自立,我认为,第一,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孩子精神自立的重要内容,孩子虽然还小,但是应该让他知道,他要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甚至对社会负他应该负的责任,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要教育孩子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要履行承诺,说话算话,答应了就一定要做,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当然我作为妈妈来说,也一样,从来也不唬弄孩子,也一样说到做到,包括对同事对朋友对家人,这一点应该说对孩子有影响。第二,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要让孩子懂得去关心别人体贴别人照顾别人,要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要有感恩之心。我觉得我们做家长的不仅要给孩子爱,适当的时候也要向孩子索取爱。我们是要给孩子树立坚强、独立的榜样,但必要时候也要向孩子示弱,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去寻求他的理解和安慰。第三,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出现什么问题
时候,先问孩子:你怎么看?你想怎么做?她表达完之后,如果是对的,及时提出表扬鼓励,如果她的意见错误或不全面,我会跟她说,宝贝儿我觉得你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但是还是有点儿问题,你看看问题在哪哪哪,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意识,一是提高她思考问题的能力,教会她辩证的思维方法,二是教会他做人做事,时间长了事情多了,慢慢的她自己就会独立思考就会表达了。还有就是多读书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读好书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提高文字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学习到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态度,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观察生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促使孩子精神自立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在教育培养孩子自立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家长还应该注意的一点是:我们要尊重自己。我用“尊重自己”这个话儿不是太精确,意思想表达的是:我们家长本身也必须要经常培养自己提升自己,要有善良的心地,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对老人对孩子对朋友要关爱,我们看问题要辩证,如果做家长的,自私没有爱心不讲责任,想问题偏激狭隘,那我们用这种错误意识错误方法指导孩子,那孩子的思想意识当然也是错误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做家长的更应该时刻反省修正自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各个方面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指导孩子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方式方法和方向。
每一家的家庭状况不一样,家庭成员脾气性格不一样,对孩子自立的想法和要求也不一样,没有绝对的对或绝对的错,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位家长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在这里,我希望有机会在大家身上学习到更多的好的教育经验,我希望我们能相互借鉴,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能达到我们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孩子们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