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薛瑞萍班级日志:五(2)班的语文故事》有感读《薛瑞萍班级日志:五(2)班的语文故事》有感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五(2)班的语文故事》有感

薛瑞萍班级日志:五(2)班的语文故事》有感
孙金华
自从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以来,我阅读了《薛瑞萍班级日志:五(2)班的语文故事》这本书,我叹服 薛瑞萍 老师的智慧,很敬佩 薛瑞萍 老师的才华和底蕴。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薛瑞萍 老师是真实的、朴实的、诚实的,不虚假,她做的是实事,说的是实话,写的是实情。
在 薛 老师的班级里,我感受到了平和和温暖。今天读到关于家长和学生的话题,还是有些感悟的。 薛 老师在字里行间从没有出现过学困生或者是差生的字眼,但是有一个词频频出现,那就是“双弱生”。何谓双弱生呢?一弱,在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弱,是有这样的孩子,学习能力确实不如人,很用心很努力的去学,但无论怎样努力,总是比别人差一截、二弱,在于家长的辅导和教育能力弱。是有这样的家长,忙于生计或者是能力有限,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辅导,这也是一弱。两两相加,就是“双弱生”。
站在教师的角度看待这些学生,我们很是头疼的,先天的不足加上后天的放任,无疑是我们班级里都会有的“后面的”。 薛 老师曾经写道:“一个班级里学生之间的竞争,终究是家长之间的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儿童在学习的时候,需要的是‘一对一’的辅导,这样的‘一对一’,是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交流,教师是不能取代的。”“教师能做的是面向全班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我很欣赏这些观点,作为教师,有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个保姆,不仅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他们其他的习惯,其实,我们往自己身上压了太多的担子了,发动家长,是我们的权利,我们的义务。并不是所有的家长天生就会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我们应该唤醒他们,教育他们,得到家长协助的教育,无疑是轻松而又高效的。
薛瑞萍 老师笔下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后面的 薛瑞萍 老师更是真实得令人难以置信。为此她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不说爱》,她不像大多数的教师一样标榜自己有多么爱学生。在她认为,可以让一个人不顾一切,牺牲自己去爱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对于学生,那是尽职。其实,尽职尽责,又是何其不易呀。若能尽职尽责,自然也就是爱学生了,那是师爱吧。只是, 薛 老师不说罢了。
薛瑞萍班级日志《五(2)班的语文故事》虽然都记录的是平时工作中的小事情小感触,但是细细读下来却让我受益匪浅,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学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五(2)班的语文故事》有感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