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素质评价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素质评价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素质评价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不受重视的“科任”课,从而导致许多学校许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其实每一门学科教学都应重视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国家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阐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应该得到重视不断探索新的,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必须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教学评价,建立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表”。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技术的一些表现形式;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特征;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敢于提出问题,发表个人意见,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述和答辩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学习目标明确;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信息问题,具有初步的信息需求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能创作电脑作品,思维敏捷,善于探索,有创新意识;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能对自己和他人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主动经历信息过程,养成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能与同学共同学习,共享学习资源,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在小组学习中主动承担任务,积极参与讨论与探索,乐意帮助同学;能认识自我的优缺点,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根据以上评价标准设置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发展性评价、教师评价。发展性评价主要包括:师评、自评、互评、家长评、笔试和上级操作。教师评价主要是总结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书写激励性评语。学生依据评价表中的内容严格要求自己,进行学习。
二、 师评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评价应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过程,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发展。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激励、师生互动、同学之间互助、合作学习活动、上机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
(2)、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以形成性练习、诊断性测验、专项技能测试、制作电脑作品(或完成主题“任务”)等方式检查学生在某一教学模块(或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诊断学生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趋势。
(3)、以观察、访谈、简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及情感的变化。
(4)、查看学生的博客学习日志。
(5)、在学习过程中开展学生自评及互评活动,在教学单元结束时,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设计相应的评价表格,由学生本人、学习小组填写(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评价和评价的表达)。
(6)、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情况电子文档(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各项成绩,专项测试结果,学生开展学习自评、互评活动的评价表,有代表性的作品、问卷调查情况,学期考核成绩,教师、家长的评价意见,并以此作为学生评定发展等级的依据。
(7)、在此基础上完成《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性评价表》。
师评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
这样做有利于完善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利于学习成果的交流。例如,我在教学“我的家乡——唐山”教学中,我让同学从家乡的地理位置、家乡的文化、家乡的特产三个方面来介绍。话音刚落王可欣同学就举起了手:老师我可以不按照你的说法去做吗?我问那你想怎么设计。她说老师我要从“废墟中的唐山”“崛起的唐山”“腾飞的唐山”这三个方面来制作。学生的想法很好,很有创新,我没有打断她,而是鼓励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希望她在制作过程中也要有创新,用文字和图片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2)、注意观察和指导学习结果的形成过程
虽然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学习后所提交的作业或者作品,但在作业和作品完成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观察,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信息技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鼠标的握法”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模仿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只见有一位学生一脸认真的样子,小手紧握鼠标手臂弯曲,手腕向左使劲扭身体倾斜,这位学生越是着急身体就越是倾斜的厉害。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这一问题,可能影响到这位同学今后的鼠标操作,对小孩的身体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我走了过去将这位同学的手臂摆正告诉她一定要放松,并告诉她鼠标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可是下次上课时我发现这位同学还是没有做正确,经过不断的纠正直到几次课后这位同学才能够正确进行鼠标操作。
(3)、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经常采用小组协作或同伴互助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成果往往以小组或同伴为单位出现,小组学习成果通过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但实际上完成过程往往有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分散阶段实际上就是表现了单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当然集中阶段不是把单个学生的学习成果简单的迭加起来,而是一个在成果共享的基础上重新整理、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学生的自评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
学生们理想的学习成果可能与实际的学习成果有一定的差距,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课程或教学的设计。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一种体检。重视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同学之间的互评,其主要意义在学习成果的共享和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改进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客观地从正面进行互相评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素质评价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