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汇报
---2013年课题阶段性研究汇报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学校的逐步普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组织教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我校《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课题进行行之有效地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老师们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开展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和掌握一定的教学规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开展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确立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以信息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善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低效、学生思维单一的现状,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课题组成员收集的素材资源,建立起语文学科素材资源集,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教与学的素材。
(四)通过课题研究,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模式。
(五)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大量的实验课例中积累丰富的整合资源和经验,并建立校园课例资源集,同时使取得的成果加以推广。
1、分类别进行研究:2012年探索信息技术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题材类(比如:战争、科学探索、历史人文等类别)文章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2013年探索信息技术与诗歌类文章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2014年探索信息技术与写景抒情类文章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
2、组织阶段成果展示、交流教法与学法、跟踪调查和重点分析典型个案。
3、进一步补充相关资料,解决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
4、撰写阶段研究成果的经验总结,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作好整理工作。
二、我们的具体做法、收获
1、成立课题负责小组。由学校分管教导、电教组人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
2、注重对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培训。
3、课题组教师明确研究目标。我校一直以“科研兴教,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发展才是硬道理”为行动准则,开展我校教育教学活动。具体落实到教育教学中,细化为“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的思路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课题组除了要求组内的教师们每学期每人讲一节课题研究课外,也要求课题组外的语文教师们每学期每人讲一节课题研究课。这样,课题组研究出来的教学模式就在全校范围内大量实践开来,所以就形成了课题研究“人人有份,共同参与”的局面。
4、做好典型课例研究:
在大量研究课的基础上我们会产出很多成果,但为了促使课题研究的成果更大更丰硕,我们还必须找重点课例研究分析,上好“典型课例”。典型课例的分析要比一般的研究课观察更到位,研究思考更深入。做到边研究边思考变积累经验和教训,2013年我校课题组主要以“探索信息技术与诗歌类文章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将在11月份改变2012年的做法,带领老师们先进行读书学习,在理论丰实的基础上在上升到课堂教学,除信息技术老师外,让每一位授课教师都能掌握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巧。在观课过程中,仍然使用去年的《课堂观察量表》和课后学生的不记名的调查问卷,更能帮助课题组分析课堂教学情况。这些典型课例我们将从选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观察量测评、学生调查问卷、领导听课评课、教师听课评课等几个角度研究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探索并总结出 “远离学生生活实际题材类文章”诗歌类的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
5、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课教研活动。每学期教研组至少开展一次信息技术网络研讨课。通过听课、评课、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水平。
6、组织教师撰写课堂教学案例、经验论文,并参加有关评比活动。我校两位教师的教学案例获区级课堂教学评比奖。
7、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做好以下几点:
①情景要与教学目标高度相关。②情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③情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④情景要能引发学生开始思考。
三、我们的困惑:
1、课题组教师都是班主任老师,缺少专门研究课题的时间。
2、在课例研究中,有些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切入点把握不是很到位。
3、师生对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能力不高。
4、还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
四、我们的设想:
1、拓展教师学习空间,创设学习机会,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平时做到多思考,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积极提升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2、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3、探索整合教学的基本模式。设想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网络环境,编制教学软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组织材料,找准整合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步:以网络为依托,采取分层指导、自主学习、共同讨论等形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探究知识的过程,让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带来兴趣,从疑问、分析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知。
第三步:引导学生实践,提高应用水平,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学生探索新的知识,摸索新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攻破远离学生实际的文章的枯燥、学生难懂、教师难教的困难。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使掌握的知识巩固和提高。
第四步:利用校园网平台,组织老师们网上交流,归纳总结学习心得,发布学习体会,并可以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在总结和交流中得到发展,体会成功的乐趣。
4、加大课题组成员奖励机制作用的发挥,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5、加大课堂实践研究力度,上好课题实验研究课,形成可操作的优秀范例。对优秀课例进行大幅度的奖励和推广,树立典型并加大外出学习和培训机会。
6、及时总结本课题的科研成果。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本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等,并鼓励教师向各教育报刊杂志投稿。
7、创建教师对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评价机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整合》阶段性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