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智慧课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展示教师的教学智慧。
爱恩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例如:我在教学乘法的认识时,让学生写出2个3,3个3,到10个3、20个3……学生们自己都开始小声说这也太费事了,我趁机说有简便方法呀!学生们一听一下子来了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好的学习效果。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及时捕捉信息,在课堂生成中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课堂情境是极为复杂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动态的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信息都会不间断地并且不经意地传递给老师和同学,这些来自于学生的信息,有些是教师可以事先在备课中预设到,但更多的可能是教师无法预设的,关键是教师要及时捕捉到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并且利用好这些来自学生的信息,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课堂中生成的有效资源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所有这一切都无时无刻地在向教师的教学智慧挑战。例如:在这里,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过程。我在教学角的认识的时候,当认识完三角尺的时候,我拿出了老师用的三角尺,让孩子找到老师尺子上的直角,有个孩子惊讶的说,好大的角呀!我立刻抓住了这一信息,立刻提出问题:老师尺子上的这个直角比你尺子上的直角大吗?提出这个问题后有的孩子就开始发表看法,有的孩子提出比一比。随后让孩子总结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这是一个要解决的教学难点,可还是我抓住孩子们的信息,自然的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互动生成的课堂,使教师未预设的问题出现的机率增大了。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稍纵即逝的契机,加以引导、点拨,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教师有随机行事,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采取适当的措施化解问题的智慧。
4、在课堂小结处再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一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问题的终结,而是用新知识再去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开始,利用课尾总结,加以引导、点化、更能显示出小结在拓展延伸上的巨大功效。
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晴”处,它能使一堂课所讲知识及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在小结时,或引导学生概括本堂内容、重点、关键,或利用提纲、图表、图示等都能较好地创设出思维情境,所以要十分重视课堂小结在创设思维情境中的作用。这也同时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作为新课程下的一名教师,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关注预设,而且需要关注生成,不仅需要随机应变的教学智慧,而且需要一种教学常态下的教学智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同行者。所以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要不断加强自我修炼,提升课堂教学智慧。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