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节日》教学反思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想说、敢说。
课一开始,我由谈话直接引入,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这学期度过了哪几个节日,然后说一说哪些是传统节日,另外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样导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从而为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打好了基础。在全班交流时,我采用小组展示的方式,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愿意上台来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哪怕只是给大家背诵一首古诗。这一形式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激发出来。
2、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学习、展示的空间。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们结合收集的资料以及生活经验,按照学习提示进行交流,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空间,又拓展了学习内容。同时,在课堂中,我作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给予适时的指导补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3、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拓宽了学生视野。
教材中的内容不够全面,仅仅依靠课文中提供的材料,不足够让学生对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习惯有深刻的了解。因此,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学习的潜力,我让学生课下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并做整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学生的资料有一部分是在父母的指导下,从网上收集来的,同时收集了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图片,如粽子图、赛龙舟通过U盘交给我。我在制作课件时,充分利用了这些图片和资料,并在课堂的小组展示环节,让学生一边口头介绍一边点击相关的图片和资料,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学习上的作用和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要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便要“退居二线”,成为指导者,而非主导者。要充分开发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整合的优势和作用,使学生的创新、合作学习、探究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养,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多彩的节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