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生学习的舞台生活,学生学习的舞台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生活,学生学习的舞台

开平区第一实验小学 武晓英
历时两天半的唐山市品德与生活学科优质课大赛虽已落下帷幕,但每位教师的教学魅力却深深地感染着我,每位教师的教学风采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令我回味,让我学习,引我思考。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 回归儿童的生活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纵观17节课例,参赛教师都在课堂中很好的把握了这一课程性质,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已有生活认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如古冶区陈姗老师所讲的《我能行》一课中,先调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胆怯事,然后小组讨论寻找解决方法,排除学生心中的胆怯感,最后说说自己生活中勇敢自信的精彩小故事,帮助学生树立大胆面对困难的信心。这些活动的设置都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真正为学生积极、愉快的生活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教学设计活动性、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17位参赛教师都在力图体现着这一课程特性,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教学活动,寓教育与学生亲身体验活动中。如迁西县王春玲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手》一课中,学生在手语表演、摸猜“百宝箱”中的物品、手影表演等活动中认知了手的说话、表演、识别功能。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感知了手的作用。
在收获的同时,我也有几点思考:
一、活动的目的性
学习活动的设置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应考虑活动安排的合理性、目的性,考虑活动和教学目标的关系,考虑活动与其他活动之间的联系。
二、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应力求安全、有序、科学。保证学生活动的效果。教师应关注活动的指导,关注活动中的细节问题。
三、活动的实效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深度,关注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让活动的内涵向深层次延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生活,学生学习的舞台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