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生学习的舞台
历时两天半的唐山市品德与生活学科优质课大赛虽已落下帷幕,但每位教师的教学魅力却深深地感染着我,每位教师的教学风采却深深地吸引着我。令我回味,让我学习,引我思考。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 回归儿童的生活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纵观17节课例,参赛教师都在课堂中很好的把握了这一课程性质,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已有生活认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如古冶区陈姗老师所讲的《我能行》一课中,先调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胆怯事,然后小组讨论寻找解决方法,排除学生心中的胆怯感,最后说说自己生活中勇敢自信的精彩小故事,帮助学生树立大胆面对困难的信心。这些活动的设置都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真正为学生积极、愉快的生活起到了引领作用。
二、教学设计活动性、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17位参赛教师都在力图体现着这一课程特性,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教学活动,寓教育与学生亲身体验活动中。如迁西县王春玲老师执教的《神奇的手》一课中,学生在手语表演、摸猜“百宝箱”中的物品、手影表演等活动中认知了手的说话、表演、识别功能。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进一步感知了手的作用。
在收获的同时,我也有几点思考:
一、活动的目的性
学习活动的设置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应考虑活动安排的合理性、目的性,考虑活动和教学目标的关系,考虑活动与其他活动之间的联系。
二、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应力求安全、有序、科学。保证学生活动的效果。教师应关注活动的指导,关注活动中的细节问题。
三、活动的实效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深度,关注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让活动的内涵向深层次延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生活,学生学习的舞台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