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一课多轮”实施方案语文学科“一课多轮”实施方案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语文学科“一课多轮”实施方案

一、活动专题
总专题: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分专题: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方法的指导
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词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篇章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活动目的: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要求,结合我校学校本学期的语文学科研究主题,开展“一课多轮”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历练的舞台,促进教师在不断反思中使优化教学,趋向完美,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品质,同时也给听课教师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推动语文学科教学的发展。
三、活动程序
(一)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各年级组教师首先要对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中关于各学段阅读的要求进行深入解读,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各组教师在利用网上资源或相关的理论书籍进行学习,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
(二)确定研究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理论学习结束后,各组要确定出本组课例研究内容。组内教师分工合作,查找相关资料,为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组内研究 ,吃透教材
确定每个教研组教师共同确定课题,进行集体备课。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材设计意图的把握再到教学设计的落实,同组教师潜心钻研,交流彼此对教材的理解,在思维的碰撞中把教材研实、吃透,落实教学的大框架,组长要确定一名组员做好教研记录,确定另一名组员做好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一课多轮,反思课堂
首先每个年级一名教师进行第一次试讲,主管教学领导和同组教师进行课例观摩。在课例观摩后同组教师进行课后研讨。研讨过程是授课教师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进行课后反思,然后本组教师一起进行课后交流。谈一谈哪些教学环节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成了教学目标,哪些教学目标没有达成,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改进的措施和建议。最后主管教学领导根据教师们在研讨中达成的共识进行总结和概括。同组教师针对问题进行修改,进一步疏理教学思路,完善教学设计。接下来另一位教师进行第二次试讲,取长补短,继续教学同一内容,听课教师再次研讨,最后设计出完善后的新教案。以此类推,本组教师人人参与。
五、资料收集
封皮:题目:一课多轮研讨课资料
ⅹ年级教研组
2013年5月
目录:理论学习部分
1.学习的内容
2.学习心得(每位教师)
课例研究部分
1.教学内容
2.收集的相关教学资料按类别分类整理。包括文字类的、课件类的等
3.集体备课记录(第一次)
4.教学设计(每个教师讲课的教案,而且调整的内容要用不同字体区别出来)
5. 课后研讨记录(每个教师讲完课后的研讨记录)
6. 课后反思(每个讲课教师写自己讲完课后的反思)
注: 1、(5月27日-5月31日)五天内每个教研组要完成这次一课多轮的活动,所以,同一教研组每天要安排一个并且只能安排一个教师讲课。
2、由于主抓领导要参与听课活动,所以一和二年级组的教研组长、三和四年级组的教研组长协调好,将讲课的节次岔开,使主抓领导参与每个组的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语文学科“一课多轮”实施方案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