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内容摘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问题意识、解决方法
解决的问题: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生成的原因分析: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科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爱恩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一切探究源自问题,学生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问题研究的背景:人天生有提问的欲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的小孩子争着向老师提问,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提问少了,初中生很少提问,高中生快没有问题了,而不少大学生最怕导师提问,最怕导师让他们自己选择课题。何以造成这种局面呢?
问题要突破的难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大多强调学生“执行任务”的行为,强调严格的课堂纪律。在这种课堂环境下,尽管教师也注重问题引路、以疑激起,但在课堂上语言交往时往往存在着对象的选择性,教师控制着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一方面造成学生被动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阶层分化”,教室里存在着被教师遗忘的角落。而我们的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缺乏主动提问的习惯,由来已久。我国的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从古到今已有2000多年,这种深厚的积淀使得我们在血液之中融入了“接受”这种观念,很少有人会用“提问”这种观念思考问题。小孩子天生具有提问的欲望,他们有问不完的问题,他们有数不清的问号去向大人求索。但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恰恰是问题意识消磨的过程,是学生心中的问题衰减的过程。因此,目前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不能或不善提出问题。
问题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使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是我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当学生经过教师的教育、训练,养成了主动提问的习惯之后,我们就不用担心学生不爱学习,不用担心学生死读书,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了立足点和生长点。通过研究,使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问题意识。能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学会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思考、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能够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探究活动时,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影响资料,激发学生产生疑问,设置一些障碍和悬念,引导学生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问,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想问,培养思考能力,让学生会问
实现计划: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学实践活动现状提醒我们,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他们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一开始让学生提问题,他们可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或肤浅可笑,或不着边际,离题万里。但只要我们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再加上正确巧妙地引导,积极实践让学生“会问”的教学策略,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会达到我们所理想的要求的。因此我制定以下实现计划:
(1)设“境”激“问”。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舞,教师抓住学生思维活跃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索欲望,乐于发现问题。
(2)放“权”自“问”。教学要“松绑放权”,改变学生只做“听众”、“观众”的现象,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动手、探索、发现、归纳,真正成为“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或操作实践活动,放“权”自“问”去发现科学知识的规律。
(3)自“省”反“问”。问题解决后应对所完成的任务自觉地进行反省,做到“求取真相并继续前进。”学生通过从一种方法中学得更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善于动脑能够触类旁通的习惯。学生掌握了举一反三的本领,就会越学越聪明。
(4)师“范”学“问”。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疑问,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产生自主探索的原动力。因此,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挖掘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质疑、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差异,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精心安排,科学设计问题,使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学到质疑的方法,①提与本节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如重点、难点、疑点;②对自己不懂的或似懂非懂的知识进行提问;③对自己以为值得怀疑的事物进行提问;④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