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的快与慢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试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加快物体溶解的实验研究。
教学难点:
对比试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相同大小透明塑料杯2个、搅拌棒、Vb2药片若干、水槽一个、废水槽一个、冷水。
教师准备:实验注意事项幻灯片、水果糖若干、热水。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3分钟)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溶解的一些知识,那有没有同学能说说溶解有哪些特征?或者说,哪些现象让我们说物体溶解了呢?
生1:在水中看不见了。
生2:化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肉眼看不见了。
师: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生3:没有沉淀。
生4: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将它和水分开。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结合前面说的:溶解就是物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与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师:我们前面弄清楚了溶解的特征,那关于溶解,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呢?
生1:哪些物质还能溶解在水中;
生2:一杯水究竟可以溶解多少食盐。
生3:怎样让物质溶解的快一点。
……
师:看来呀,同学们对于溶解想知道的还挺多的,那今天我们就选择溶解的快慢来研究也就是物质溶解的快慢。(板书课题)
二、 新授
1、 猜测怎样让物质溶解的更快。(2分钟)
师:想想,有什么办法让物质溶解的更快?
生1:搅拌
生2:研碎
生3:温水
(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如果有学生提到用其他的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一并板书出来。然后在指导学生,今天我们课堂上给大家提供了三种方法的研究,搅拌、研碎和温水。同学们提到的其他方法是否能加快溶解呢?下来之后可以自己在家里做一做。并擦去其他不相干的方法。)
师:那是不是同学们所说的那样,搅拌、研碎和温水能加快溶解呢?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
生:实验。
(这个环节有可能学生就直接提到了实验方法,老师应引导:这位同学想的真多,说的也很好,所以做之前一定要明确做的目标,制定实验计划。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瞎做是不可能得出实验结果的。)
2、师生一起制定实验计划并演示操作(15分钟)
师::同学们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制定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制定。(板书实验计划)
师:首先我们要提出研究的问题(板书研究问题),这三种加快溶解方法中我们要选择一项来研究。这里我们就选搅拌吧!那现在告诉老师,我们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生: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师:接下来我们预测一下,搅拌能加快溶解吗?(板书:预测)
生:能加快(板书)
师:那你说说如果要你来用实验证明你的预测要怎样做?
生:一杯水搅拌,一杯水不搅拌。看谁溶解的快。
师:说的很好。我们用搅拌和不搅拌来比一比,看看谁溶解的快,这样就行了。想这种比一比实验我们把它叫做对比实验(副板书:对比试验)。
师:要怎样做才能让对比公平呢?
生:水一样多
……
师:恩不错,同学们说的都是相同条件(板书:相同条件)我们看看还有哪些条件要相同(引导学生从:物体大小,水量多少,投放时间,水温等方面考虑并板书)。
师:那不同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板书:搅拌、不搅拌)。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条件吗?
生:没有了。
师:对,对比实验就是只有一个不同条件,其他都要相同。而不同条件就是你要研究的问题。
师:接下来,实验步骤该怎样做呢?
生:……
师:这里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板书,实验步骤并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实验步骤)。
师:好啦,现在我们可以按照我们所制定的方法实验了,谁愿意上来帮助老师操作实验呢?
生:选两个同学来台了演示实验。(如出现操作失误要及时纠正,控制相同条件)。
师:看看,谁溶解的快呀?
生:搅拌。
师:那我们这里在填上实验结论:搅拌能加快溶解。
3、各小组制定实验计划、汇报、演示实验。(15分钟)
师:现在各小组从3个条件中任意选择一个来研究,制定好实验计划。
生:制定实验计划,师巡视指导,并且大局掌控要让每个条件都有小组研究。
师:制定好了吗?
生:好了。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制定的?
生:投影下展示汇报。(师纠正错误)
(选择研究研碎和温水小组汇报)
师:真不错,大家都把实验计划制定的非常好。那么做实验之前,老师要给大家提几点要求(投影出示):
A、 实验时间2分钟,如果没有溶解完全,可以根据溶液的颜色来判断谁溶解的快慢。
B、 实验过程中要求保持安静,小心水不要弄在桌面上。
C、 小组分工合作。
师:那现在开始做实验。
生:小组实验。
师:同学们得出你们的结果了吗?
生:得出了。(可能有些同学还没有做完,要求他们通过溶液的颜色来判断溶解的快慢)。
师:像黑板上的一样,把你们的实验结论写在实验计划上面。
生:填写实验结论。
师:那我要问问,你们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生:我们组得出的结论是温水可以加快溶解。
师:你是根据什么现象得出的呢?
生:温水里的溶液颜色要黄一点,说明溶解的快一点。
(3个不同条件的小组都汇报一次,最后问其他小组和他们的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引导他们分析原因,看看是不是条件没控制好,并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再来实验室从新做一遍。)
三、 结课(5分钟)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生:搅拌、研碎、温水可以加快物质溶解。
师:恩,不错,看来知识都学习到了,现在老师兑现上课之间的诺言,表现最好的小组请来上。
生:上台。
师:每人发一颗糖。提出要求:每个同学用自己最快的方法把糖吃完,吃完的举手。
生:吃糖比赛
师:吃的真快,你是怎样吃的呀。
生:用牙齿咬碎。舌头使劲转。
师:真聪明,这么快就把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用到了比赛里去了。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都用到了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不信,下去自己好好找找。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 溶解的快慢
猜测 实验计划
搅拌 研究问题:
研碎 预测:
温水 相同条件:
…… 不同条件: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