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方法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方法的整合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知和实践活动,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则是学生借助信息资源平台,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强化感官作用功能,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交往能力,充分开发学生潜能,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性追求的目标。
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这一知识点时,先出示一组研究的素材,请选择“〈”、“〉”或“=”填在○内,让学生独立完成。
9×8○8×9 25×4○4×25
44×30○30×44 50×20○20×50
学生完成后,题目的下方就自动显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研究上面的几道题,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说出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过多讲解,而是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练习和探讨,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把语言整理一下,就可得出乘法交换律。在训练中,我们设计125×8=8×□和□×□=□×□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当学生输入正确答案时,就出现:“恭喜你,你答对了”并配以掌声,当学生输入一个错误答案时,就显示:“你再仔细想想,一定能答对的!”,这样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与合作学习方法的整合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班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互助性学习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主要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学生语言对话、电子举手、电子板书等来实现师生之间讨论和经验交流。如在教学《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我们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通过资源课件,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清楚、完整,更有特色,并把小组的成果在全班展示交流。通过这一活动,从而改变传统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缺点。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教者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信息技术与主动探究方法的整合
主动探究是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利用网络技术的虚拟环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宽裕、生动活泼、功能齐全的计算机文化环境和创新发展空间。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则成为实现探究性数学学习方式的最重要的策略。网络资源固然丰富,但就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网络上很少有现成的自主探究的资源平台。于是,便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整合网上的可用资源,建立一些模拟网站,将学习素材、方式方法等纳入其中,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人协作的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时,为学生提供网上方格图,放手让学生去画三角形,再通过数格子的方法让学生记录下这些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提出探索性问题:“平等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高有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与哪些条件有关呢?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学生带着探索性问题在网上操作,提出自己的猜想去验证,同时可以进行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这样,通过问题——猜想——验证——结论的反复尝试与探究,从而探索出一般规律。此过程,教师不是提供学习的“现货”,而是创造一个知识的平台,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探究愿望,从而对某一学习知识进行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方法的整合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