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章】统一长度单位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教育文章】统一长度单位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教育文章】统一长度单位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1.1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1-2页。
教具、学具准备:
曲别针或大头针,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 小裁缝 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小裁缝遇到了什么问题?认真想一想,你能帮助他吗?从故事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教师口述故事)有一天,裁缝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要做一件衣服,小裁缝热情地接待了客人。紧接着,裁缝师傅认真的量出了衣服的长是3拃,小裁缝也认真的在布料上拃了3拃,裁出了衣服,并缝制好了。过了几天,客人来取衣服了,穿在身上一试,新衣服太小了。这时师傅走过来,用手量了一下,生气地对小裁缝说: 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两拃。 小裁缝心里想: 我明明量的是3拃,怎么变成了2拃?这是怎么回事?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请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以小故事的形式开始上课,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统一长度单位,初步做了铺垫,同时,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二、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数学课,在课堂上我们都经常用到些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出示:课本、、铅笔、铅笔盒等学习用品。
2、我们每天都用它,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咱们来量一量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我们先来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出示数学课本)
师:你们认为该怎样量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边的物品来量。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可以是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或者小正方体,同学们一起来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宽,好吗?
师:同学们量得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啊?告诉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啊?
生:我用手量
生:我用橡皮量
。。。。。。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出现用各种方法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的情况。同时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写在黑板上,出现了数学课本的宽,量出来的结果 不一样 的情况)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里(教师指着板书),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结果不一样。
师:哦,是啊!我们发现,同样是数学课本的宽,但是,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2)小组讨论汇报。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看能得到什么启发。
小结: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就不同,统一物品的长度数据表示方法就不同。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
(3)再次测量课本的宽。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么,现在,我们一起再用小正方体来量一量吧。
4、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不同长度。
师: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大家想不想再量量其它物体啊?我们一起来量量数学书的长,铅笔盒的高吧。
……(教师把结果板书到黑板)
师: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呢?(教师指着板书)
小结: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很容易比较出两个物品的长短。所以,在测量物品的长度时,首先要有相同的标准,也就是必须统一长度单位。
(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5、动手摆一摆:铅笔盒的长能摆几块橡皮?数学课本的长能摆几块橡皮?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用相同的物品去量,更容易比较出物体的长短。]
6、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手掌有多宽呢?同学们先估测一下,然后再认真测量,看看自己的估测对不对?
师:好棒哦!跟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说说自己是怎样测量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被测量物体不是非常的规则,主要拓展一下估测和测量方法。]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 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如果学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几种蔬菜的右端对准哪个方格,可以用尺子对准方格的竖线比一比。
2、 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明确量的方法与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标准的物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来量,而是让学生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物品的长度有几个这样的物品。
3、 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如果学生看图测量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用立方体实物进行测量。用实物测量时都要提醒学生注意量的方法: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再次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4、联系实际,活动体验。
师:同学们都做得很棒哦。下面同学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在教室里面,找找自己喜欢的物体,先估测一下它大概多长,多宽或多高,然后再测量一下,好吗?
师: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以后,安排体验活动,拓展思维思维容量,除鼓励学生估测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知道,有些物体,可能不是一个一个地摆,而是一次接一次地量。]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对你有什么帮助啊?今天学到的知识,你觉得它有什么用啊?
师:这节课,通过测量物品长度的活动,我们认识到统一单位长度的重要性。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活动,把本节课所研究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设计意图:在学生说出自己收获的基础上,教师再一次梳理知识,重申本节课学习重点内容。表扬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自己的课堂环节的时间调控有待提高。特别是在教学用不同物体测量统一长度单位时,所用时间过长,当时黑板上已有代表性的3个例子了,而我没有当机立断,看到还有好多孩子在举手,有请他们发了言。其实,我也想到他们的答案和黑板上的类型肯定是一样的, 学生活动时我已观察,所以没必要再花费时间,我应该用几句话带过,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教育文章】统一长度单位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