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一、陶先生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又说教师创造教育的目的,是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和创造的理论与技术。我想这是每一位教师最大的理想吧!“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是啊“我背的不是石头”,这是个涉及人们如何看待自己负担的态度问题。当你把肩上的担子看的跟自己生命中的爱人一样重要,这个担子也就不再是物理学上的重量了,而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当老师很辛苦,尤其是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是让老师们苦不堪言。但正想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成自己的一个爱人,朋友,一个亲人,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去帮助对方,这份负担可能就成了自己教师职业生活的意义和来源。大概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幸福的负担”就是这个意思吧!
二、把自己变成个小孩子。陶行知先生在《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中有这样一首耳熟能详的小诗: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您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我们在对孩子教育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平常我们所讲讲的“蹲下来看孩子”和“换位思考”,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吧!教师和孩子交往中,如果能以孩子的眼光来审视,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很多时候学生都会惹我们生气,然后就是我们被惩罚。可是学生却是屡教不改,好像还觉得很好玩。也许那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想问题。也许学生只是希望你老师可以多注意他一点,多关心他一点而已。可我们总是盲目地去批评他们,效果甚微。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和理解他们的想法,就不会再盲目地采用这样的教育方法了,相反我们会冷静地考虑孩子需要什么?因为只有知道了孩子的需要,我们才能正确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要。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当学生犯了错误需要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教育的艺术性显得更加的重要。陶行知先生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深知教育的这种艺术性,用一种表扬的方式去批评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恰当,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常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也许教育最高境界就在于此。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严厉呵斥和纪律去管制学生的身体,而是用启迪和信任去感化学生心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