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向日葵--六月反思七彩向日葵--六月反思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七彩向日葵--六月反思

(一)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1.学习和掌握关于音乐的知识,如节奏、节拍、音程和弦、音阶与调式、主题和旋律以及乐谱读法等,学习这些乐理知识,并不是要求学生对乐曲进行理性的技术分析,而是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感受音乐。
2.学习和了解有关音乐创作的背景,包括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年代、所属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具体作品的创作意图等。使学生不仅能够了解音乐的外部音响形式,而且还能通过这些知识去进一步了解和体验音乐的丰富内涵,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
3.运用综合体验欣赏方法进行心理调适。通过纯“音乐式”的欣赏,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个初步的印象,从而获得音乐审美的愉悦,而且同时把注意力放在对音乐的内涵的体验上,在充分体验音乐中情感内涵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想象去追寻音乐所表现的形象和意境。欣赏者积极调动自己的全部心理功能,力求对音乐进行全面而综合的体验。
4.通过对具有崇高意境的音乐欣赏,培养起对真、善、美的钟爱。音乐通过它特有的表现手法对人产生影响,他能使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发生变化。不仅如此,音乐还能穿透到人们灵魂的深处。
(二)通过对表达各种情感的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心理获得平衡,情感得到协调
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种种困扰之中,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生活中的苦恼、人际关系中的失衡、爱情中的失恋等等,从而形成各种心理障碍,这些都能通过音乐来化解。
兴奋、欢快、明亮、雄壮的音乐,速度表现为中速、快速,旋律明快、跳跃、节奏活泼、调性明朗,力度中等,能解除忧郁,使人摆脱冷落寂寞的心境,达到精神开朗、心胸开阔、乐观向上。悠扬、舒畅、浪漫、柔情的曲目,音乐速度和节奏一般较平缓,旋律轻悠、舒缓、清新,且起伏不大,调性平和,力度多偏弱而变化少,给人一种平静、安全的感受,具有镇静松弛的作用,令人心平气和、心情安定,沉静地对待一切。低沉、忧伤的曲目,速度较慢,旋律低沉、压抑、调性暗淡,力度多为中等以下,有时也有很强的处理,可能将内心的忧郁外泄。
(三)通过课外辅助式的各种欣赏方式进行调适
1.现场音乐会的欣赏方式。现场音乐会的气氛,舞美、灯光的效果,优质的音响设备,欣赏者与表演者面对面的接触,提供了审美活动的真实环境,使学生感知更全面、更实在,情感交流更自然、更直接。音乐会的氛围可以形成学生与表演者、学生群体间的多层次交流,彼此作用的循环。学生由于看到别人也在欣赏着同样的音乐,他的快感因而也受到刺激。有时,这种精神上的集体心理体验,会在崇高美的引导下,形成一种聚合力,让群体在艺术美与主体的心灵的契合中,彼此呼应,相互强化,共同升华,进入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使个体的心灵在集体心理净化的感召氛围中。
2.以电声为传媒的欣赏方式。欣赏电视、电台等电子媒介传播的音乐节目,传播中介的艺术加工与精心设计,又可以提高、丰富音乐作品与表演家的审美价值,突出其艺术特点,使学生在审美中保持清醒、冷静的审美态度。宿舍的欣赏环境的自由无拘,又可以使学生对选择的节目有一定的主动性,可以根据兴趣调节电视频道、电台频率,运用音响播放录音带,激光唱片的审美活动,具有目的性强、乐曲主动选择性强,审美注意更集中,情感交流更具体,欣赏活动较自由的特点。一般来说,学生购买、收藏的唱片,多为符合自己审美趣味或审美需求的曲目,因而对乐曲风格、作曲家背景,演奏特色一般都比较了解,或比较喜欢,选择乐曲进行欣赏时,或从情绪调节、精神松弛等角度出发,目的较为明确,选择亦很主动。
二、音乐欣赏课可以达到育人功能
(一)音乐欣赏可以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音乐能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学习的热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净化学生的心灵。
(二)音乐欣赏可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并且可以以乐促智,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诸如思维、想象、情感体验、审美感观等。如在音乐欣赏和唱歌时,学生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让其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在器乐演奏中,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这能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三)音乐欣赏可以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
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学校音乐欣赏课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世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学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学生这种特殊的群体,其心理机制的健康与发展以及其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目前对于学生心理问题常用认知疗法、森田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催眠暗示疗法、精神疗法、音乐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音乐欣赏是音乐疗法中的重要途径。其过程就是使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与精神的怜悯和理性的满足的活动。音乐是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方式。压抑和抑制是许多心理问题形成的一个心理原因。情绪是能量的聚集和释放,是对某种体验及需要发泄的动态反应。众所周知,情绪必须发泄,只有在自我表现后,情绪才转入有意识的平静状态,这也是健康的需要。音乐恰恰能满足这个需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音乐欣赏将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我,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效果。
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是不容忽视的,音乐欣赏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当代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加强的,凡长期经过音乐熏陶的学生,其性情、精神、气质以及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具有牢固的稳定性,能让其一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音乐教育应以育人教育为宗旨,努力做到以乐辅德、促智、怡性,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七彩向日葵--六月反思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