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学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把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通过这次听课评课活动,我有以下体会:
一、吃准学生: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前准备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a.学生是否具备了新知识学习所必需的认知基础?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两年的英语学习经验,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型,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说基本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认知基础。b.学生是否已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新知识?掌握的人数、内容、程度怎样?很多学生都有提前预习的好习惯,所以部分学生对新知识都有了了解。c.哪些内容自己能学会? 哪些内容需要相互讨论?哪些内容需要教师点拨和引导?只有准确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准确地把握住教学目标。张老师在课程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了以上几个方面,准确的把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二、吃准教材:我觉得认真钻研教材是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与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个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教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更全面地把握住教学目标。首先,目标的定位要准,要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以及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在备课中,我们必须把握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应该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哪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 第二,目标的定位要全。不仅要有知识技能目标,还要确定发展性的目标。我们要弄清哪些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浓墨重彩”加以突破。而有些方面,可做淡化处理,只需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稍作点拨即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This is (名字)at the (地点)句型及过去时的运用。通过教学活动达到让学生能灵活运用。通过这节课可以看出,张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认真的研究了教材,教学目标制定的层次分明,在教学中考虑到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学生学习的状况会与我们的预期有所不符,所以教学目标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适时的调整。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