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木匠》教案
(一) 播放歌曲《大风车》,拉开《动画城》这一单元教学的
序幕。
1.播放歌曲《大风车》。
播放歌曲《大风车》,《动画城》节目时间到了,请学生谈谈自
己感兴趣的动画片,说说最近电视台播放的新的动画片,唱唱
片中的歌曲,鼓励学生把家中的动画片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分享。
(二) 聆听歌曲《快乐的小木匠》。
1.今天的《动画城》播放什么动画片呢?老师也不知道。老师
只知道动画片的主人翁是小熊猫,小熊猫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事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播放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歌曲
表现了小熊猫做木匠的情形。
3.教师放第二遍录音并提问:哪些词语表现了木匠劳动的情形
?学生回答, 嚓嚓嚓嚓 、 沙沙沙沙 等。
4.教师引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根据对木匠了解和观察,做两到
三个律动动作,如弯腰伸臂刨木头,或屈膝锯木头,搬运、摆放
木头等动作。
(三) 听并学唱歌曲。
1.学生在教师的范唱中继续表演木匠劳动的动作。
2.教师邀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加入到跟唱歌曲的行列中来。
3.请学生自己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 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
1.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的工作是
不
太引人注意,但人们又离不开它的。学生回答,理发师、修鞋匠、
小商贩、修车匠、清洁工等。
2.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些行业工作的环境、工具、声音、姿态等列举
出来,并改变成歌词,替换《快乐的小木匠》的第一段歌词。如
扑扑扑扑火焰飞,当当当当铁锤响,我是快乐的小铁匠,嗨!嗨!
快乐的小铁匠。 等。
3.请同学们把创编的歌词演唱并表演动作,然后分组进行演唱和表
演。
(五)根据故事情节串接和编排小小音乐剧《小熊猫学木匠》。
1.教师介绍小熊猫学木匠的过程,鼓励学生们根据《小熊猫学木匠》
的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剧情参照 七、相关参考资料 )。
2.请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其他各个行业的劳动者,如理发师、修鞋匠、
小商贩、修车匠、清洁工,并演唱和表演前面创编的歌词与动作。
3.完整地表演并演唱。
4.鼓励学生回家准备相关的头饰、服装或道具,以备 六o一 演
出表演。
课后记:
《快乐的小木匠》是动画片《小熊猫学木匠》的主题歌曲表现了小熊猫一边做木匠活,一边快乐的歌唱的情形。歌曲共十二小节,由三段歌词组成。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洋溢着劳动的勃勃生机,歌颂了热爱劳动、勤奋工作的劳动者形象。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生本教育理念
1、 充分利用听觉来体验歌曲
《快乐的小木匠》为低年级教学段,因此本课我采用了听唱教学的方法。时刻以小木匠一课的旋律贯穿课堂,每一环节都有《快乐的小木匠》的旋律的萦绕。在实践的教学中验证:这个方法会让学生在比较快的时间里接受旋律,会演唱旋律为教学奠定了基础。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
其次本课的歌词教学比较有特点。因为年级较低,识字量有限,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歌词教学是一大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充分运用不同的形式感受歌曲
每个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喜爱的动画节目为主线,截取《小熊猫学木匠》其中的几个版块,营造情境教学。通过看动画,感受歌曲旋律、歌词内容。给本课歌曲打开市场空间,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听,直到对歌曲熟悉,老师在采用不同游戏的方式加以指点、纠正。通过生动活泼、变化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感受、鉴赏、体验音乐,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音乐的教学思想。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因此对动画中的歌曲也极为关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边看边感受歌曲。最后达到对歌曲完全掌握。以往老师机械反复地训练听、唱,学生很快对课堂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我们的课堂就容易失控。
3、充分运用动作体会劳动的快乐
小学生天性好动。利用他们这一特点,把表演融入教学,增加课堂情趣,无形中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达到育人的目的。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择优鼓励。老师给学生一个充分发展个性的小舞台,学生创造性的表演使大家的表演经验得到丰富,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获得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在教学《快乐的小木匠》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分小组讨论,创编小木匠干活时的动作:刨木花的动作;拉大锯的动作由前到后的拉,身体随之运动;开开心心的动作。一小节一小节地表演。将这些模仿小木匠的动作与节奏、体态律动结合起来,在优美的旋律中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唱跳,既使学生情绪欢欣饱满,又培养了他们即兴创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从感受旋律-聆听歌曲-感受歌词-创编活动几项内容,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情境空间,每一个过程赋予他们发展个性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快乐的小木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