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校长给教师的七条建议》学习体会
做一名有为的人,要奋斗,要拼搏。做一名有为的教师,也要奋斗,要拼搏。接触过不少青年教师,他们总认为自己底子不好,成不了器。这个想法很普遍,是个普遍的错误。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工作中能否做出成绩,态度占85%,知识和智力只占15%。“细节管理专家”中求有一个著名的2.18分理论:人的智商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他认为从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来看,智力因素占40%的权重;在智力因素的知识和技能的对比中,知识占40%的权重;知识又分为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书本知识占40%的权重;书本知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又占40%权重。由此便能得出这样一个分值:如果你在学校的总平均分为85,在学校学习所打下的底子,不过是1×40%×40%×40%×40%×85=2.18(分)。那些自认为以往的学习没打好底子的教师,最终什么也没做成,表面看来,似乎印证了自己的预言,其实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消极态度,把他们潜在的“人”的能量给封杀了。
课堂之于老师,犹如舞台之于演员,一个教师,对课堂应该有着一种展示的冲动和欲望,有此情结,教学才会给人以美感和幸福感。一个畏惧课堂的教师,即便他逃避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课、公开课,只上每日都有的家常课,他也必定体验不到那种教学激昂的乐趣和幸福。用什么征服课堂?有人说多读书,有人说多琢磨,有人说多观摩,有人说多反思,有人说用智慧征服课堂,有人说用专业预设征服课堂……我说,要用你的勇气。一个人只有袒露自己丑陋的一面,袒露自己有缺陷的一面,袒露自己不成熟的一面,别人才能真切地看到你需要雕琢、修正的地方,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进步。要知道,掩饰缺点,恰恰是在不经意中大量地繁殖缺点。
做踏地而行的教师。在我看来,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一定是个踏地而行的教师,一个踏地而行的教师一定是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师。教育本无所谓惊天动地,在和平昌盛的今天,更是如此。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是睿智、平和、博大的,他们能从多元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能从人的心灵深处出发,找到教育的契机和力量;他们还具备创生教育资源的能力,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个样本,他们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自己的教学个性的教材来。实践一方面检验其智慧,另一方面又在不断丰富其智慧。从严格意义上讲,教师不是知识的象征,而智慧的像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一位年轻校长给教师的七条建议》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