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依然担任的是三、四、五、六年段的音乐教学工作,
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执教的八个班级学生音乐水平这学期明显好转,我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四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四年级: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三个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每班大约有20%--25%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本册教材分为八个单元,即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第二单元“绿水江南”;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第四单元“学戏曲”;第五单元“环球采风”;第六单元“中国功夫”;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第八单元“花的旋律”。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五年级: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八课,每课还包括“音乐欣赏”、“器乐”、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歌:学习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演唱方法,能够很好的表现歌曲的情感。欣赏:欣赏优秀的歌曲、乐曲、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了解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常见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了解中外杰出音乐家。感受音乐的不同情绪。器乐:练习竖迪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初步的齐奏、合奏的能力。视谱:通过学习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强弱规律。
六年级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选用教材及乡土教材。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习与创编旋律练习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
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策略教学
(一)、立足一个“乐”字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是把教育和审美愉悦统一一起进行的。音乐是美的艺术,乐是音乐的灵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就要遵循审美教育的特征,营造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乐”学。
(二)、灌输一个“情”字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给人以鼓舞和启迪,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歌曲教学的全进程更是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的活动。它首先以音响为情感的触发点,以听觉为前提,以时间为纽带,以想象为基础。那种单纯教歌,机械学唱,以学唱一首歌为目的。不作任何情感引导的唱歌教学。不但不能激发学生情感,还将逐渐使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情、传情、导情,灌注一个“情”字。
(三)、把准一个“创”字
美育是一种形象性的教育,运用美的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使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艺术美的根本特征是形象性。影视艺术展现于银幕或荧屏上的是视听形象;戏剧、舞蹈出现在舞台上的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音乐则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语言,创造出诉诸人们听觉的形象,但其具有抽象表现性的特点。因此,音乐教学中,教者就必须立足一个“创”字,采用多种方法,唤起学生的想象、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头脑中形成自己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熏陶。
(四)、落实一个“练”字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学:“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那么,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哪里来呢?只有从训练中来,从长期的,反反复复的音乐基本功训练中来。因此,教者必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训练意识。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好常规音乐基本功训练,如音准训练,节奏训练,视唱训练等等。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生的音乐素质就一定能提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11-12学年度第二学期音乐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