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半岛辽东半岛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标签:辽东半岛

历史学题库

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其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后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达

2022-10-25阅读(70)

(1)【◆题库问题◆】:[单选] 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其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后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达到了该目的。这个“岛屿”是()A.香港岛B.辽东半岛C.台湾岛D.澎湖列岛

历史学题库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2022-10-25阅读(74)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

历史学题库

甲午战后,经三国干涉,日本被迫交还辽东半岛。这反映了()①列强在华争夺趋于白热化②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得成效③清政府国际地

2022-10-25阅读(86)

(1)【◆题库问题◆】:[单选] 甲午战后,经三国干涉,日本被迫交还辽东半岛。这反映了()①列强在华争夺趋于白热化②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得成效③清政府国际地位极端低下④日本无力对付三国的联合威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历史学题库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2022-10-25阅读(44)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

历史学题库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2022-10-25阅读(104)

(1)【◆题库问题◆】:[单选]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历史学题库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2022-10-25阅读(55)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

历史学题库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下列选项与右图签订条约的内容无关的是()

2022-10-25阅读(61)

(1)【◆题库问题◆】:[单选]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下列选项与右图签订条约的内容无关的是()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B.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湾岛给日本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东交民卷为" 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普通高考题库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rd

2022-10-25阅读(79)

(1)【◆题库问题◆】:[单选] 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辽东半岛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④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