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备课4《索溪峪的“野”》
2013.9
教学目标1、认识“仞、亘、淑、撅、蹚”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
教
学
过
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
一、课前导入:
在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体会到了山雨的韵味、目睹了草虫们的快乐生活,今天我们又将伴随着作者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看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索溪峪的美景的?(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
学生齐读课题,理解“野”在文中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边读边思考: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篇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
(二)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
三、重点探究,理解“野”
1、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边读边想,段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山“野”?
2、交流讨论
3、指导朗读
4、写法指导,句型训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画出这一部分的中心句。小结:作者这样写,既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章脉络清晰。
操场真热闹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法延伸,领会“野”
1、自学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
根据学习山“野”的方法,自学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的段落,选择自己最喜欢一段读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请在课文中做批注。
2、交流学习心得
3、相机指导朗读
[板书设计]
山“野”
水“野”
索溪峪的“野” 动物“野”
游人“野”
在展示的时候,由于本课生词比较多,我直接出示了词语让学生读、理解,然后学以致用。对于课文的朗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班级进行抢展。
学生积极性比较高,能够做到朗读有感情,通过朗读体会索溪峪的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二次备课4《索溪峪的“野”》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