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有感
苏静——小学名师、大学教师、教育专家,她的生命三次飞跃,让我既羡慕又折服。羡慕:她的运气真好,刚刚出道就遇上的伯乐,在她成长的道路上有朱永新那样一位专家掌舵、护航,难怪她的路走的那么顺畅;折服:年仅23岁的苏静,凭借着独树一帜的“诗意教育”,把一群蜚声全校的“麻辣学生”变成了文明全国的“天才诗人”,有谁会不折服呢?
我迫不及待吸吮着字里行间的每一个文字,读懂印证这位奇人的每一个故事;我满怀惊奇地徜徉在字里行间的每一个细节,亲历这位才子的每一个经历;我时而如饥似渴,时而掩卷深思。读后想说的话太多太多,想做的事更多更多……
读完“深邃课堂风情万千”让我感慨不已,一个小学教师,古今中外,无所不知;诗词典故,无所不晓;名言警句,运用自如;深邃课堂,风情万千。这让做了22年小学语文教师的我,敬佩有加,不禁脱口而出:“苏静,你太有才了!”这深邃的背后意味这什么?苏静的才是与生具有的吗?不!除了她先天的素质外,更多的是她后天努力的结果。她不懂外语,硬是啃下了各种考试,她阳光潇洒,背起行囊走天下的情景让我羡慕,她积累的知识在课堂上化为生动的故事,引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教材以外的世界。
她的深邃课堂,让我思考了很多,“简简单单学语文”是新课改的理念之一,而苏静的“深邃”却又让我们感到恰如其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去把握“简单”与“深邃”?《蟋蟀的住宅》我不止教过一次,蟋蟀用自己柔弱的工具建造如此宏大的住宅,它的“坚持不懈、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让我们感动。可我从没想过蟋蟀是动物界的真君子,更没想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蟋蟀精神的浓缩。看到苏静对此的解释,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是呀,这句名言将我们对蟋蟀洋洋洒洒的赞美浓缩其中,孩子们怎不称奇?这样的例子怎会忘记?以后再提起蟋蟀,你会自然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句。读到这里,我猛然想起一次语文抽测的事,题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题的时候,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很简单吗,“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学生却蒙了,我记得很清楚有7个学生居然空着呢,讲题的时候他们才如梦初醒,原因何在?我在反思中写道:课堂上我注重了古诗词的理解,如果你考“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
什么意思?学生保证100%全会,可把这句诗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他就不会了,原因是我只是让学生理解了诗意,没有往深层去引导学生如何去运用诗句,难怪个别生“蒙”。作为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这就是我与苏静的差距吧。
这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吗?可苏静却说“不要担心孩子们听不懂你深邃的表达,哪怕他们只听懂了百分之一,也不要放弃。因为接下来,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不知不觉中,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百,然后,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二百。”苏静还说:“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们拥有了这样一种习惯的时候,他们的人生会因此而改变。”可见,深邃的课堂对孩子们的成长大有益处。这深邃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苏静老师告诉我们“要让课堂深而不涩,邃而不古,老师应该首先提升和丰富自己,这样才能驾驭一个真正意义的深邃课堂。”
原来如此,这深邃的课堂不是你想深邃就能深邃的,那要靠渊博的知识做后盾。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而心中的阳光来自知识的积累,来自先贤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书籍。那么,还等什么?读书吧,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让自己变得聪明、富有,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深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