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交流经验
二、有教无类。
孔子曰:有教无类,意思即是说无论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和可教育的天性是一样的。而学生个性,智能上的差异又必然导致他们在学习上产生差异,有教无类的前提,即按“类”引导,因材施教,特别应该体现在“中、差”生的教育上,而不只限于优等生。学习成绩不好,在学习中他们可能是弱者,但我绝不认为他们在心理上也成为弱者。因此,我经常给他们灌输一些做生活强者的教育。通过班级的“小社会”,使他们深切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我平时在对待差生上,注意做到:要爱不要恨,要教不要训,要拉不要推,要管不要整的原则,使他们自尊、自信、自强,正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抬起头来走路”。比如对待差生的考试成绩,我一般采取不宣布,个别谈心的原则。
三、换位思考 。
有时我看到一些教师在学生犯了错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感情上的感化。我经常以一些换位的口气去询问他们,比如“你看怎么样?”,“你有无想过,一旦……会怎么样?”,“如果现在没有想通,没关系,想通了再告诉我,行不行?”,欲擒故纵,即避免了压而不服而产生的逆反,也在情感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时学生犯了错,特别要注意场合的换位思考,如果是大庭广众之下,即使是低声和善意的批评,也会招致非常恶劣的后果,我认为换位思考一直是我德育工作中一贯的原则,也是我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法宝。符明景是班上性格内向,非常要强,比较独立的孩子,因而做什么都是我行我素,但学生毕竟是孩子,总有犯错误的时候。。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够冷静些、理智些,听听他们内心的感受,或许我们就在这不经意中触及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反思。
总之,做德育工作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爱的雨露浇灌学生的心田。爱,如寒冷冬夜吹来的春风,让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多一些这样的春风吧!
相关推荐
- 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保证发展的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保证发展的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而同一阶段的学生又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
- 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 )。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
-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