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想要获得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教师首先要武装自身丰富自己都学生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有将公共知识转化为教师的个人知识,书本上的知识才是有用的,才能够指导教师的工作。所以,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的根本,是要把书上的概念和原理真正融入到自己工作当中去。
第二教师要有积极而稳定的教育心态
“心态”创造“环境”。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往往有迥异的差别,主要是由不同的心态造成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心态创造环境。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善于优化人文环境。
有一位老教师曾经说:天堂和地狱的大门,钥匙就捏在教师的手中,把学生当成天使,学校就是教师的天堂;把学生当成魔鬼,学校就是教师的地域。差生不是魔鬼,把它们变成魔鬼的常常是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
对老师来说,把学生当作魔鬼,课堂就是地狱;把学生当作天使,课堂就是天堂。对学生来说,把难题当成魔鬼,学习就是地狱;把难题当成天使,学习就是天堂。这魔鬼和天使是由你的心态来决定的。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氛围。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也曾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的老师,学生由于家庭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
1999年,山东教育考察团到美国访问:在一所小学,考察团的成员问校长:“您认为,一所学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那位校长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最大的因素不是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不是课程,也不是教法,而是师生之间的关系。
好关系胜过好教育就是指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良好关系的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和学生能之间心灵对话与情感交流中形成的。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师,再喜欢和接受老师所提供的教育。在人际交往中,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言+55%面部表情,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语言和表情,语气和语调,都在对学生传递着某种信息,如老师是否喜欢我?老师怎么看我?老师让我觉得是高兴还是讨厌?是喜欢还是郁闷?舒服还是难受?教师在学生面前所有的言行举止都是在与学生进行交往。学生从这种交往中了解到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从而也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接受程度和喜好态度。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要蹲下身子尊重并理解学生;发自心底的接纳并欣赏学生;耐心的倾听与沟通。当孩子的心里接纳了你,那么,引导他的心灵还会远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相关推荐
- 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保证发展的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保证发展的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而同一阶段的学生又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
- 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 )。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应该把班主任工作()。
- 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