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味”的讨论》读书心得 刘红霞
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呢?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得到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学这篇文章?这让我联想到听过的不同版本的《美丽的丹顶鹤》教学片断。
有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引导学生思考丹顶鹤美在哪儿,学生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进行交流,然后在素描画上进行涂色,最后评价、欣赏。
有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丹顶鹤颜色美的句子,重点品味语言,品味颜色搭配的和谐美,布置学生课后涂色。
也有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在朗读第二自然段后,学生简单涂色,然后引导学生给画拟题目,写题目,最后看着画背诵课文段落。
对比三种教学处理,都有涂色,但目的不同,效果不同,语文味也不同。有人说:“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著名特级教师王嵩舟在《好课三味》中这样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也有人说,语文味是把玩语言的吟诵味,是情感交流的情味,是浓浓的生活味。但是不管何种说法,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所谓的人文、情感、思想、主旨都蕴含在语言当中,如果抛开了语言去分析这些东西,无异于缘木求鱼。唯有回归到大语文的实践,拒绝语文味的说教,回归自然,找到本真,依靠学生自身的力量去实现教育,语文教学的前景一定很灿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关于“语文味”的讨论》读书心得 刘红霞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下列属于多乐章结构的乐曲体裁是( )。
- わたしがピアノを習い()のは、小学生5年生の時です。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下列属于多乐章结构的乐曲体裁是( )。
- 以下哪项不属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义务?()
- 学校运动会即将开始,郝老师上了“学校运动会海报设计”课,他将学生分组上网搜索各种海摄作参考,用数码相机拍摄校园标志性景观
- 以下各项中,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