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听《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听《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4月9日 下午,学校组织班主任们观看了《圆明园的毁灭》课例视频,感受颇深。杨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抓住了圆明园毁灭前的辉煌和毁灭后的落没进行对比,将爱与恨,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实现了教学环节的简洁流畅,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在于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的分析,避免了繁琐的串联式提问,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再借助细读推论、听中感悟、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设计,就把对教材的线性梳理变成了立体式的整体架构。正应了语文课上的那句话:减少是为了增加。
1、追忆昔日辉煌景观,抒发曾经的自豪之情
通过阅读课文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追忆曾经的文学沉淀,让学生感知圆明园的历史价值。杨老师注重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结合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身处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突破了难点,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然后杨老师抓住第5自然段,“以爱激恨”,让学生体验“化为灰烬”的心痛。这样把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整个课堂就营造得比较好,也为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2、引发强烈的内心震撼,宣泄喷涌而出的情感
杨老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五自然段,通过对“强盗们”抢东西的几个动词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加透彻地了解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和无耻嘴脸,面对强盗的无耻行径,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而发于外,其强烈的情感如黄河之水,飞泻而下。
3、运用录象画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圆明园被毁灭这段,杨老师恰当地运用了电影画面,以特定的声音、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播放了一个圆明园被毁灭的大致经过的录象,有效地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虽然文中具体描写了被毁灭的经过,但究竟是怎样一个场面,由于学生没有亲眼所见,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象,而杨老师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渲染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感情。当看完了圆明园被毁灭的一段录相后,让学生谈感受、谈感想,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注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总之,杨老师这节课将爱与恨、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也使我感受到了杨老师深厚的语文教学功底,感谢杨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课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听《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