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体会听课体会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听课体会

周三我们有幸去开平小学聆听了六节精彩的数学课,收获颇丰。尤其是唐马路小学的马向葵老师的课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我们都知道新课程倡导“有意义的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只有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真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其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贴近生活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建立“方程”的概念,列出方程。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马老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方程的概念,精心设计了一系例紧贴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在“称苹果”“称梨”等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知方程的概念是从生活中来的,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中来的,我们的生活需要方程,用方程可以方便快捷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建立方程的过程中,真正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进而明确了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
之后更带领学生得出了30+10=40、х+20=50、30+х=50、10+х﹤50、30×2=60、10+30+2х﹥50、2×30+2х﹥50等8个式子,接着教师提出能否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8个式子进行整理和分类。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随后再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在班级里汇报,选择一种有未知数的、没有未知数的这一类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х+10×2=50、30+х=50、10+х﹤50、10+30+2х﹥50、2×30+2х﹥50这5个式子进行再次分类,最终得出方程的一类,其他的一类。从而总结出方程的意义。在此教学过程中,马老师完全充当了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在帮助孩子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精心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实践、探索。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亲身操作的机会,切身感受如何把具体生活的某些细节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过程。在这里教师搭建的是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一个探索的平台,给学生们一个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去交流,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方程概念形成的过程。这样不仅是由学生们自己学会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方程概念形成的过程。
这样不仅是由学生们自己学会基本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能形成一种团结的力量。这一点在“归纳方程的意义”和“密切联系方程与现实世界,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环节中体现得很充分。通过多个实例的讨论,让学生发现“方程能刻画现实世界的很多问题”,从而方程的作用,并产生学习方程解法的愿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语言的简洁明了,在感受中体会数学的美。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听课体会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