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考试(数学)
姓名: 成绩:
一、填空(第1、第2中的第①、第3、4、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 性、 性和 性。
2.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①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 。
②课程内容要反映 的需要、 的特点、要符合 。
③教学活动是师生 、 、 的过程。
④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 ,激励 和改进 。
⑤ 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学的 、 、 、 (即“四基”)。不断提高 和 的能力、 和 的能力。
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 、 、 、 四个方面阐述。
5.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 结果目标使用“ ”、“ ”、“ ”、“ ”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 ”、“ ”、“ ”等行为动词表述。
6.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部分的课程内容是: 、 、 、 。
7.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 、 、 、
、 、 和 。
二、简答题(5分)
比较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次修订稿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某些教学内容的难度要求进行了调整,例如图形与几何部分减少了10个左右的知识点。请举例说明新课标对那些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至少5个)?
三、简述题(23分)
在以前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课程标准和内容标准的陈述采用了“使学生….”“让学生…….”等方式。而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堂教学陈述时,则采用了“学生通过…….”“学生能………”等方式阐述,你认为这两个种阐述有什么区别?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相关推荐
- 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 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要推动和督促本单位建立健全职工()制度,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和各项保障措施,加大参与管理的力度
- 科研成果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创新性、()、()。
-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依照下列程序进行()。
-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 ()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开术论文间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 5-6岁幼儿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典型性表现是什么?
- 教师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技术可主要归纳为()、动作和()三个方面。
- 中文摘要一般在200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