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本末体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纪传体大概出现于宋朝。纪事本末体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纪传体大概出现于宋朝。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纪事本末体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纪传体大概出现于宋朝。

(1)【◆题库问题◆】:[判断题] 纪事本末体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纪传体大概出现于宋朝。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2)【◆题库问题◆】:[问答题] 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因素。

【◆参考答案◆】:元代的最高统治者懂得汉族文化的优越性,又懂得要保持蒙古祖制,保证民族特权的重要性。忽必烈制定的纲领是:"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元史·世祖本纪》)他要求继承蒙古族的祖宗成法,采取中原王朝的仪文制度,力图把两者融合起来。这其间有南北的融合,东西的融合。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元丰改制

【◆参考答案◆】: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至五年的管制改革。宋初建官沿袭五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中书省、门下省列于皇城之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皆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复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板议、定谥及祠祭受誓戒等事。且官员除授制度复杂,有官、职、差、遣之分。官以定品阶俸禄,称为寄禄官;职指殿阁学士、待制等,加于文学之士,以示尊宠;惟差遣为实职。因此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其正官皆不领本司之事,止叙位禄。给事中不封驳,中书舍人不草诏令,谏议大夫不规谏,起居郎不记注,司谏、正言非特旨不领谏职。别以差遣分治中外政事,以京朝官出领各种差遣。又置殿阁学士、待制、直阁及三馆诸职,以宠待文学之士。元丰三年,制定寄禄新格,以原散官开府仪同三司等为新寄禄官,而原寄禄官改为各机构正官,成为主管本部门的职事官。次年,又改革铨选制度,并规定凡除授职事官,皆以寄禄官品高下为准。五年,废三司,依《唐六典》颁布三省、枢密、六曹条制,设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及株寺监,皆置正官为职事官,枢密院依旧。文、武散官皆罢,唯蕃官仍授。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公元916年,()称帝,国号契丹。

【◆参考答案◆】:耶律阿保机

(5)【◆题库问题◆】:[填空题] 北魏初年,地方基层组织是()制。

【◆参考答案◆】:宗主督护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甲骨文

【◆参考答案◆】:
商周时契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目前发现商代甲骨文以河南安阳殷墟最多,属于商代后期遗物,其中绝大多数书占卜记录,称甲骨卜辞。因出于殷墟,又称殷墟文字、殷墟书契、殷墟甲骨文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开始发现,次年得到学者鉴定,迄今出土约有十万片。
二十九年,刘鹗编辑出版第一部著录《铁云藏龟》,其后研究日益发展,形成一门学科即甲骨学。甲骨文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动植物、农事、方国、地名、征伐、祭祀、人物活动、商王世系和占凶梦幻等。目前已发现单字有五千余个,考释过的约两千个,文字结构已由独体趋向合体,晚期形声字增多。是中国早已有系统的古文字。西周时期的甲骨文,在山西洪赵坊堆、陕西长安丰镐、岐山凤雏、扶风齐家和强家、河北邢台南小汪、北京昌平白浮、房山琉璃河和镇江营九个地点都有发现,上述九个地点共发现312片,1033个字。其中以凤雏出土最多,计292片,915个字。

(7)【◆题库问题◆】:[判断题] 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避邪防害、区别于其他部落的人等,是文身文面的主要起因。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8)【◆题库问题◆】:[单选] 跟黄帝同时的另一个部落首领叫做()
A.炎帝
B.武帝
C.文帝

【◆参考答案◆】:A

(9)【◆题库问题◆】:[判断题] 宋代宰相的名称和出身都大同小异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正确

(10)【◆题库问题◆】:[填空题] 商代的文字主要保存在()和牛肩胛骨上,称(),又叫卜辞。

【◆参考答案◆】:龟甲;甲骨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纪事本末体是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纪传体大概出现于宋朝。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