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参考答案◆】:浩大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色调,也是这种忧患意识及其小说孕育了无数的诗人,散文家及其他文学家,产生了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文学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伟大的开头者,他的忧患意识及其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忧患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同屈原、陶潜、杜甫等杰出的古代作家及其作品一脉相承。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先秦、两汉文化文学的忧患意识作了历史的肯定,尤其是深受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的影响。鲁迅对屈原的悲剧一生及其卓绝一世的辞章是敬佩的,虽然鲁迅对屈原的忠君思想及《离骚》中流露出的"多芳菲凄恻之音"有所批评,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使命意识却与其小说的忧患意识一脉相通。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同对旧传统、旧礼教、旧习俗、旧势力的"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彻底反抗精神和疾恶如仇的爱憎感情结合在一起。陶渊明的"金刚怒目"式的忧愤和嵇康的敢于反传统、蔑视权贵的愤世嫉俗精神,对鲁迅小说忧患意识的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鲁迅对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作过深入的研究,特别对那些忧患意识深蕴的古典文学作品更为熟悉,因此《呐喊》和《彷徨》的崇高而深广的忧患意识不仅仅是对屈原、嵇康、陶渊明诗文忧患意识的批判继承,而应是对整个优秀的民族文化、文学蕴涵的忧患意识的借鉴和超越。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凤凰涅槃》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参考答案◆】:《凤凰涅槃》是《女神》的代表性作品,标志着其创作的最高成就。长诗反映了彻底地火葬旧社会以争取祖国自由解放,彻底地火葬旧传统以争取个性解放的革命思想,表现了五四时代反帝反封建的狂飙突进的战斗精神。长诗对古代传说加以艺术的改造而炼成完整的情节。在"序曲"里写除夕将近一对凤凰在寒风凛冽、万物枯朽的丹穴山上唱着哀歌为自己安排火葬。在凤凰临死前的歌中,诗人借凤鸟的哀鸣对冷酷、黑暗、腥秽的旧世界发出强烈的诅咒,并对"那个阴秽的世界"发出诘问:"你到底为什么存在",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社会的愤懑和否定。在凰歌中,凰鸟在滔滔的泪水中倾诉了无限的哀痛,它回想起那过去悲哀、烦恼、寂寥、衰败的历史,决心要追回那"年青时候的""新鲜""甘美""光华"的年代,表现出诗人对千百年来封建社会的诀别,显示出五四新一代思想的迅速觉醒。凤凰对旧世界决绝,英勇地投火自焚,以求得新生,体现了诗人要把旧中国彻底改造为新中国的强烈愿望。在火中燃烧而获得新生的不只是凤凰,也象征着诗人自己。"凤凰更生歌"是全诗的高潮,写东方黎明时分,凤凰更生后出现一片"新鲜、净朗、华美、芬芳",春潮滚滚,生气勃勃的光明世界,这也是诗人对新中国的憧憬与展望。《凤凰涅槃》集中地体现了诗人那种"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努力"的思想。

(3)【◆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见习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参考答案◆】:A.她时代着个人的直觉进行创作的,他把创作看成是自我生命的意识的自由表现,其作品可以看做是他的"自叙传"。B.对人性的讴歌与表现,是他在创作中一以贯之的审美理想,他弃绝传统的"载道"观念,弃绝文学成为政治的附庸,并以此坚守自由,独立的文学立场,充当中国现代文化的批判者。C.但他并非是一个不问政治、超越政治的作家,其思想倾向、创作倾向还是比较鲜明的。

(4)【◆题库问题◆】:[填空题] 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无政府主义革命者杜大心是巴金哪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灭亡

(5)【◆题库问题◆】:[单选] 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的诗歌是()。
A.《王贵与李香香》
B.《漳河水》
C.《白毛女》
D.《刘胡兰》

【◆参考答案◆】:A

(6)【◆题库问题◆】:[填空题]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现代芭蕾舞剧是《()》《红色娘子军》。

【◆参考答案◆】:白毛女

(7)【◆题库问题◆】:[填空题] 1923年至1924年间初期革命文学的主要倡导者有()、()、()。

【◆参考答案◆】: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

(8)【◆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说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并结合《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谈谈你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看法。

【◆参考答案◆】:在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一部分在以前群众中影响较大的"样板戏",又重新开始与观众见面,一方面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另一方面也遭到一些在"文革"中经受了苦难的老一辈文艺家的指责。《沙家浜》的样板化过程:《沙家浜》的故事发生在1939年秋。新四军某部在一场战斗后立即转移,将郭建光等18名伤病员留在了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中共江苏常熟县委委员陈天民,又将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春来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奎和参谋长刁德一,暗中与日本侵略军勾结,进驻沙家浜,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阿庆嫂将新四军伤病员藏在芦苇荡中,并在沙老太太和沙七龙的协助下,利用胡传奎和刁德一的矛盾,与之周旋。郭建光等伤病员痊愈后,趁胡传奎结婚之机,在阿庆嫂的接应下,一举歼灭敌人。50年代末,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根据崔左夫的革命回忆录《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改编成沪剧《碧水红旗》执笔文牧,1960年公演时改名《芦荡火种》。1963年秋,江青在上海观看了演出,将它推荐给了刚从港澳演出归来的北京京剧团,并要求他们尽快改编成京剧。接受任务后,团里决定由汪曾祺、杨毓珉、萧甲、薛恩厚改编剧本,李慕良等设计唱腔,萧甲、迟金声导演,赵燕侠、高宝贤、周和桐分饰阿庆嫂、郭建光和胡传奎,并突出地下斗争的主题,改名为《地下联络员》。但因仓促上马,北京市长彭真、总参谋长罗瑞卿陪同江青观看彩排时,大家都不满意。为了改好剧本,北京市委将编剧们安排到颐和园,因为这里拥有阳澄湖同样美丽的湖光山色,并调回了正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片的著名老生潭元寿、马长礼等,安排剧组到部队体验生活。1964年,又借上海剧团赴京演出沪剧《芦荡火种》之机,组织大家观摩学习,并重新改用原名:《芦荡火种》。1964年3月底,彭真观看后,大加赞赏,立即批准对外公演,结果连演百场,盛况不衰,特别是"智斗"一场,精彩绝伦,《北京日报》专门发表了"社论"和许多评论。1964年4月,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前,江青从上海赶回北京,观看了演出,但对剧团"提前"公演大为不满,随后又提出了一系列修改方案。但剧组还没不得及修改,这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陈毅等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修改一事不得不暂停。1964年7月23日,在观摩大会期间,毛泽东、彭真、潭震林、康生等观看了演出,并上台与演员握手和合影,以示祝贺。几天后,江青到剧团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要突出武装斗争,强调武装斗争消灭武装的反革命,戏的结尾要打进去;要加强军民关系的戏,加强正面人物的音乐形象;剧名改为《沙家浜》为好。"因为"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江青强调说:"突出阿庆嫂?还是突出郭建光?是关系到突出哪条路线的大问题"。也就是说,突出阿庆嫂就是突出刘少奇负责的白区地下斗争,突出郭建光就是突出毛泽东领导的红区武装斗争。这次修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郭建光增加了不少成套唱腔,且十分精致耐听,就他在舞台上占据的时间而言,足以与阿庆嫂平分秋色;二是将原剧本中由阿庆嫂带人化装成送新娘的队伍混入敌巢,改为郭建光等人连夜奔袭,攻进胡府。"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辩证关系:在形式上,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现代戏"和其他文艺形式包括小说、电影和话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样板戏"中的京剧,主要是在"沪剧"、"淮剧"和"话剧"等现代戏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内容上,"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就是说,"样板戏"的许多原则和特征,如教材中讲到的"强调阶级斗争,强调道德教化,从理想化出发,设计情节和戏剧冲突,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等,都是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过程中就已经形成的,江青将其改造为"样板戏",只是将这些原则和倾向极端化、具体化。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1、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2、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10)【◆题库问题◆】:[单选] 曹禺的《原野》是一部多幕剧,全剧共有()。
A.三幕
B.四幕
C.五幕
D.六幕

【◆参考答案◆】:A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