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传体通史与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通史与纪传体断代史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纪传体通史与纪传体断代史

(1)【◆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纪传体通史与纪传体断代史

【◆参考答案◆】:分别是史书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汉代杰出历史家和散文家所作,作品以记写人为中心,详细记述了汉武帝以前三千余年的历史,是19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是班固的《汉书》,它代表了东汉散文的最高成就。

(2)【◆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琵琶记》的思想性应当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高明的南戏杰作《琵琶记》描写的是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这个故事早就在民间流传。明人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所列举的宋元南戏篇目就有《赵贞女蔡二郎》,并注明“即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并把他列为“戏文之首”,但这个剧本已经失传。高明的《琵琶记》就是根据这个剧本改编创作的。高明在《琵琶记》开场的曲子中明确提出:戏曲作品“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认为戏曲创作要有益于社会风尚,有益于封建社会道德教育。本着这样的主观意图,高明在创作过程中把“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的蔡伯喈改写为一个全忠全孝的人物,把蔡伯喈对父母“生不能养,死不能葬”的“三不孝”再婚牛府的负义行为,用他不肯赴选,父亲不从,他要辞官,皇帝不从,他要辞婚,牛相不从的“三不从”加以开脱,并在最后以他一夫两妻的团圆作结。这种改变的目的就在于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给人们在舞台上树立“孝子贤妇”的榜养。然而,作者的主观意图和《琵琶记》的客观内容并不完全一致。这首先在于作品在客观上对蔡伯喈有一定程度的批判。作者一方面赞扬蔡伯喈“全忠全孝”,一方面又让他实际上陷入背亲弃妇的境地,以致蔡公临终时对他十分怨恨。张广才骂他“三不孝逆天罪大。”由于作者细致地描绘了他的动摇性格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在客观上暴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和矛盾。其次,作品还成功地塑造了赵五娘这个封建社会受苦受难的普通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诚朴、刚强,于艰难困苦忠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不惜作出自我牺牲。在她身上体现了封建制度下劳动妇女传统的美好品质。尽管作者在她身上涂上了一层“孝妇贤妻”的封建色彩,但作者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仍然使这个人物在主要方面以其真实动人的思想感情压倒了那些作者强加在她身上的枯燥乏味的封建说教。第三、《琵琶记》还反映了元代晚期社会的黑暗,描写了在灾荒年岁中人民的苦难生活。如蔡伯喈考中状元后,由于牛丞相的专横给蔡家带来的种种灾难;陈留发生灾荒后社长和里正的为非作歹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表现出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因而,《琵琶记》虽然在思想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作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艺术形象展示了较为丰富的社会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琵琶记》仍然不失为一部较为优秀的戏曲作品。

(3)【◆题库问题◆】:[填空题] 蒋子龙的小说《》的发表,标志着改革小说拉开序幕。

【◆参考答案◆】:乔厂长上任记

(4)【◆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欧阳修《醉翁亭记》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欧阳修《醉翁亭记》通过为醉翁亭作记,记述了他的这种游乐生活,表现出寄情山水而陶然自适的情趣,抒写了所谓"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5)【◆题库问题◆】:[多选]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A.《长恨歌》
B.《纪实与虚构》
C.《小鲍庄》
D.《荒山之恋》

【◆参考答案◆】:A, B

(6)【◆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什么叫南戏?南戏在艺术形式上与元杂剧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方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形式。南戏与元杂剧有明显的不同: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或加楔子。南戏不称折而称出,每剧出数较多,没有一定限制,比元杂剧规模要大,也灵活些。元杂剧每本由一个角色主唱,故有“旦本”“末本”之分。南戏则上场角色都可以唱,唱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既可独唱、对唱,也可轮唱、合唱等。元杂剧每折只限用一个宫调的曲牌,一韵到底。南戏一出中不机械地用一个宫调的曲牌,也不通押一韵。甚至还可以采用北曲曲牌,出现了南北合套的现象。元杂剧有题目正名,南戏没有,但有副末开场,即在正戏开始之前,由非剧中角色的副末登场,介绍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叙述剧情梗概。元杂剧音乐上用北曲,南戏则主要用南曲(偶尔夹有北曲)。南北曲情调不同,“大抵北主雄丽,南主清峭柔远”(王世贞《艺苑卮言》)。“北曲以遒劲为主,南曲以宛转为主,各有不同”(魏良辅《曲律》)

(7)【◆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是什么身份?

【◆参考答案◆】:门客

(8)【◆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结合具体作品,论折《女神》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开创性贡献。

【◆参考答案◆】: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它以积极的浪漫主义特质真正展示了新诗革命的新面貌,张扬了"五四"时代精神和人的觉醒意识,并创立了崭新的自由体诗歌形式,从而成为诗坛一块划时代的界碑。首先,《女神》开创了新诗积极浪漫主义先河。胡适等人尝试创作白话诗告一段落后,诗坛急需热情的鼓手再次敲响诗体解放的大鼓,此时,郭沫若受命于时代以异军突起之势兀立,用《女神》奏起了最强音。诗集中如《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对"美的中国"的瑰丽设想和对旧世界的诅咒,《天狗》、《梅花树下醉歌》里包容宽广的"自我"的灼热情怀和叛逆精神,《湘累》、《棠棣之花》里引发于历史和自然所构成的飞动的艺术世界,《晨安》、《匪徒颂》里震撼山岳的气势无不体现积极浪漫主义,展示理想、强化主情、驰骋想象等特质。同时,《女神》的浪漫主义又是和现实主义相通的,它的浪漫主义精髓吻合云蒸霞蔚、电闪雷鸣的"五四"精神。《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等所有诗作就其内容的精神实质而言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映象和诗人心象的艺术升华,揭示出"五四"时期反抗、破坏、创造的时代精神。这些对于郭沫若之前的新诗人是无法媲美的。第二,《女神》确定了不拘一格的自由诗体的新形式,它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实践了诗人要求"绝对的自由"的艺术主张。《女神》中的诗篇完全不受诗歌外在形式的约束,有的诗长达数百行,如《凤凰涅槃》,有的诗则短短三两句,如《鸣蝉》;有的诗铿锵咆哮、气势粗犷,有的诗则缠绵低语,情感细腻;有的采用诗剧形式,具有较完整的情节,有的则任凭情绪发泄,毫无章法。在打破传统旧诗格律的同时,《女神》中有些诗篇如《黄浦江口》仍保留较严谨的格律,对传统诗歌韵律进行创造性运用。《女神》注重诗的形式必须完全适于思想情感的流泄抒发,即使是创新,也不被某一种新的形式固定,而在尝试了多种诗歌形式基础上,创造了这种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自由体诗新形式,这一创举在整个现代新诗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总之,《女神》的出版结束了一种旧的诗歌的时代,开辟了一种新的诗歌的时代。《女神》无愧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奠基石。

(9)【◆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分析《故乡》中闰土地形象。

【◆参考答案◆】:《故乡》作于1921年1月。那时,帝国主义掠夺和封建主义压榨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小说通过"我"回乡的见闻和回忆,展示了当时农村凄凉破败的生活图景,塑造了闰土这样一个饱受反动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淳朴、勤劳的农民形象。作者强当年在海边沙地上、金黄的圆月下那个手握一柄钢叉的聪明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同眼前枯瘦干瘪、神情迟钝、形同"木头人"的同一个闰土,进行了鲜明的对照,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层层压迫下的悲惨命运。闰土的形象,是旧中国普通农民的形象,在农村中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他吃苦耐劳,承受一切艰辛和不幸,生活的煎熬使他变得麻木,他逆来顺受,默默劳作。然而他所受的精神摧残甚至超过了生活上的苦痛。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在他的思想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他恪守的生活准则,在他与他的童年伙伴之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无可奈何的处境中,他把生活的希望寄托于鬼怪迷信,这就更加深了他的命运的悲剧色彩。闰土的巨大变化,把"我"的想象撞击得粉碎,从而对造成这一悲惨的社会势力提出了沉痛的控诉。同时"我"期望下一代能有"新的生活,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说明作者的立意并不在于缅怀往昔,而是借助闰土地形象向现实挑战,并引导人们去追求未来。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新格律诗派”

【◆参考答案◆】:"新格律诗派"得名于1928年《新月》的创刊,是"新月派"的一个子系统,在新格律诗的探索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探讨了新诗由反对旧形式转而形成新形式的转变。当时的文坛新秀闻一多、徐志摩做了成功的尝试。闻一多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并显示了诗人创作的基本风格。徐志摩在新诗的创作上深受英美诗的影响,《再别康桥》等诗篇充分体现了独有的意境美、音韵美和结构美。新月派诗人朱湘等的新诗创作也促进了新格律诗的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纪传体通史与纪传体断代史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