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苏轼的文学思想。试述苏轼的文学思想。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试述苏轼的文学思想。

(1)【◆题库问题◆】:[问答题] 试述苏轼的文学思想。

【◆参考答案◆】:
苏轼是北宋最重要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的文学思想主要表现为:
一、是主张"有为而作"。这一思想受到欧阳修和他父亲苏洵的影响,如他说"言必当世之过"就手欧阳修"中于时病而不为空言"的影响;他说"不能不为之为工"就受到他父亲"风水相遭"说的影响。
二、是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比较强调"知",认为创作时要对所描写的对象"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
三、是论艺术构思时的心境。认为艺术构思时心境须"空静""身与物化",他在《送参廖师》一诗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另一首诗论画竹时说"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四、是论形与神的关系。主张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他在一首诗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五、是提出"无法之法"的主张。无法之法即自然之法,任其自然而不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看似无法而又有法,这才是最高的法。他说杜甫"信手拈得俱天成",就是这种"无法之法"。
六、是提倡自然平淡的风格。他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称赞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歌"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评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要求在自然平淡中含不尽之意,在自然平淡中有无限的审美价值。

(2)【◆题库问题◆】:[单选] 与文学创作比较,文学批评文章的结构更讲究()
A.随意性
B.变化
C.规格化
D.章法

【◆参考答案◆】:D

(3)【◆题库问题◆】:[单选] 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
A.文学文本
B.无意识
C.读者
D.作者

【◆参考答案◆】:B

(4)【◆题库问题◆】:[单选] 在结构主义理论家中极端地提出“作者之死”的是()
A.艾略特
B.瑞恰兹
C.巴尔特
D.格雷马斯

【◆参考答案◆】:C

(5)【◆题库问题◆】:[问答题,简答题] 试从中国诗歌创作实践与诗学理论两方面浅述孔子“诗可以怨”所形成的悠久传统。

【◆参考答案◆】:孔子在《论语·阳货》提出了"诗可以怨"。"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桑柔》、《民劳》等,都是"怨刺上政"的作品。"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和揭露黑暗现实的内容,例如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都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现代的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批判黑暗政治的诗歌都可以说是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和论题。司马迁强调《离骚》"盖自怨生"和"发愤著书"就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诗"可以怨"的思想。钟嵘在他的诗歌评论中突出了一个"怨"字,认为只有在描写现实生活过程中表现了进步思想感情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也才是最美的作品。白居易强调诗歌创作要"为时"、"为事"。如此等等都受到了"诗可以怨"这一传统的影响

(6)【◆题库问题◆】:[单选] 文学批评可能有很多切入角度,但两个最基本的最主要的两个侧面是()
A.作家的考察与读者的考察
B.时间的考察与空间的考察
C.理论的考察与实践的考察
D.社会的历史的考察与审美的考察

【◆参考答案◆】:D

(7)【◆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沈德潜的)“格调”说

【◆参考答案◆】:明代前后七子推崇盛唐诗,认为盛唐有高古之格,宛亮之调。主张从格调上学习古人,提倡格调。到沈德潜则提出了格调说。从他的论述看,体裁和音节二者就是所谓格调。体裁指的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及技巧系统,包括意象的构成方式、篇章、字句的组合方式等,体现为一套具体法则;音节是字音经过选择和有规则的组合构成的语音模式所形成诗歌的音乐美。他继承了明七子高古之格,宛亮之调的主张;认为诗应比兴互陈,反对质直敷陈;欣赏唐诗的"蕴蓄"、"韵流言外",而不欣赏宋诗的"发露"、"意尽言中"(《清诗别裁集·凡例》),要求诗歌有音调美。但沈德潜在体裁和音节外,又主张"蕴藉"和"温柔敦厚"的诗教,所以他的格调还应该包含。有益于教化的内容因素。

(8)【◆题库问题◆】:[多选] 文学批评的文章结构要求()
A.规格化
B.变化
C.谨严
D.章法
E.文脉

【◆参考答案◆】:B, D, E

(9)【◆题库问题◆】:[填空题] 苏拭在《与谢民师书》中说:作文要“大略如(),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姿态横生。”

【◆参考答案◆】:行云流水;文理自然

(10)【◆题库问题◆】:[多选] 20世纪文学批评的理论化特征主要表现为()
A.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地位
B.注重理论建构
C.注重文本分析
D.严密的思维方式
E.冷静的科学态度

【◆参考答案◆】:B, D, E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试述苏轼的文学思想。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