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

自从听了李艳华老师授《认识人民币》一课,我感触颇深。该教师研读教材深刻,本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这也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已有的体验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或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1、抓准学生的起点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时,教师更应该先对“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些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这个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每天都要用到钱,对这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该怎么教学呢?怎么能使他们真正认识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呢?
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在这一节课教学时,李老师考虑到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家长一般不放心小孩独自出门,因此他们独立购物的机会较少。虽然学生对认识人民币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如何合理使用缺乏经验。于是在本节课中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实践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是准确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学习的,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实践证明:只有在要跳起来摘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也只有在跳起来能摘到果子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果的、有意义的。
2、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
本节课中最初将人民币以多媒体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而后,让学生自己接触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人民币的特征。同时,通过对货币上国徽的介绍,培养了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思想。使孩子们意识到从小就要养成对人民币的尊重。另外,李老师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使学生很好的联系生活实际,讲出了爱护人民币的一些做法,无形中又反过来强化了必须爱护人民币的理论。
3、小组活动,合作学习
在本节课的现场模拟购物中,李老师进行了小组活动。在活动前讲清规则和要求,提醒学生文明购物,防止有抢购现象发生。学生活动时,老师参与到了小组活动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这样就照顾到了每一位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认识人民币》听课反思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