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

习题答案
考试通关必备网站

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

(1)【◆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实质?

【◆参考答案◆】: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在那些国家里"语言"、"民族"、"国家"几乎是同义词,虽然不同地区"口音"不同,但相互理解不成问题。因此,所谓"相互理解程度"是指:相互能理解的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同时也指: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的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语言,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民族。但是,这种观点不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而且坚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是持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的: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不惜割裂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各个相互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拒绝承认他们使用的口头交际语言是同一语言的方言,而坚持认为是不同的"语言",从而认定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民族的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而他们在处理自己国家和强国的民族问题时却放弃了"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转而充分尊重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历史,尊重这些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感情了。由此可见,"相互理解程度"的原则并非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它不具有普遍性,而且还成为了某些强权主义者和种族歧视者的工具。

(2)【◆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个别语法

【◆参考答案◆】: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3)【◆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隐性意义

【◆参考答案◆】: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动作和动作-施事"等关系。

(4)【◆题库问题◆】:[问答题] 怎样从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

【◆参考答案◆】:
从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对于研究没有文献或很少文献的资料可资参考的早期历史乃至前史,都很有用处,比如就可以通过现存的语言材料分析研究文献记载很少的汉族古代社会的情况,例如,通过商代"诸父"、"诸母"的称呼去研究古代的婚姻制度。也可以通过语言材料研究少有文献的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例如,通过纳西族西部方言复合词中保留的"女(母)为大,男(父)为小"特征,反映出古代纳西族经历过以母性为中心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

(5)【◆题库问题◆】:[单选] 决定音高的是声音的()
A.振幅
B.陪音
C.C.频率
D.声波复合的形式

【◆参考答案◆】:C

(6)【◆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组合规则

【◆参考答案◆】:
就所有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不同位置来看,都是相互之间如何搭配的关系,为组合规则。

(7)【◆题库问题◆】:[问答题,论述题] 如何理解“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不能将这种影响绝对化”。

【◆参考答案◆】: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应该说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特别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跟不同语言固有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汉字在语音上代表一个音节,这跟汉字产生初期汉语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特点显然是不分开的。闪含语系的语言的词根一般包含三个辅音音位,在不同的地方加进不同的元音表示不同的形态变化。不过掌握这种语言的人完全知道要表示什么意思,应该在什么地方加进什么元音,因此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也没关系,只写出辅音字母就够了。相反,如果要写出元音字母反而太麻烦了。但是到了后世,语言本身发生了变化,后人已经不能完全掌握在什么地方加进什么元音的规则,所以就在必要的地方增加表示元音的附加符号。但是属于印欧语系的希腊语的情况跟阿拉伯语不同,词根是由辅音和元音组合而成的,如果字母不表示元音就无法正确表示词语的语音形式,也就无法阅读,所以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字母的时候就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对某些字母加以变化来表示元音,通过这种方法增加了元音字母,从而创制了既表示辅音又表示元音的音位文字。这些事实都说明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是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影响也不能绝对化。说语言的特点制约了文字的特点,什么样的语言只能使用什么样的文字系统,这种绝对化的观点至少目前还缺乏证据,因为同一系属、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就采用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意音文字,一种是音位文字;越南语在过去几百年内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可是过去使用的是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属于意音文字系统"字喃",现在则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系统。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

(8)【◆题库问题◆】:[问答题] 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参考答案◆】: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9)【◆题库问题◆】:[问答题] 结合或设计交际实例,说明霍恩二原则的使用。

【◆参考答案◆】:霍恩二原则就是引导人们从最小极限化的表达形式中得到最大极限化的内容。霍恩提出语用分工的概念即数量原则是关于内容的,要提供充足的信息;而关系原则是关于形式的,说话人要采用最小的形式。如果有相应的无标记表达式时使用了有标记表达式,就会被解释成要传递有标记信息。例如:她有钱。根据关系原则,“有”隐含了“有很多”,因此“她有钱。”这句话就具有了“她很富有”的会话含意。

(10)【◆题库问题◆】:[名词解释] 基本词汇

【◆参考答案◆】:
语言词汇中最主要的东西,它是基本词的总汇,基本词是日常生活中最必须、最常用、最普遍、最明确,而且是被一般人所了解的词,它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亿券答案网 » 在分析语言与民族的关系时,西方有的语言学家运用“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请分析此种观点并指出

我来解答

匿名发表
  • 验证码: